微语录为网友倾心奉献励志美文,经典语录,美文欣赏,唯美句子。
当前位置: 美文微语录 温暖句子 王之涣登鹳雀楼被无数人奉为经典,短短20个字,竟有尺幅千里之势

王之涣登鹳雀楼被无数人奉为经典,短短20个字,竟有尺幅千里之势

时间:2023-10-19 09:42:10 温暖句子

#挑战30天在头条写日记#

王之涣登鹳雀楼被无数人奉为经典,短短20个字,竟有尺幅千里之势(图1)

古人喜爱登高,在流传千古的经典诗文中,有很多关于登高的诗句,有“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的自信无畏,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壮志,也有“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的陶醉怡然。在众多有关登高的诗作中,有一首诗被人们广为传诵,深深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千百年来,这首《登鹳雀楼》激励着无数有志之士不断向上,不断超越,特别是最后一句“更上一层楼”更是脍炙人口,它意味着向上攀登,意味着超越自我,意味着更广阔的天地与未来。那么,这首《登鹳雀楼》为什么被无数人奉为经典?在这短短的二十个字中,为什么会拥有如此巨大的振奋人心的力量。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我们在读古典诗文的过程当中,发现古人喜欢登楼,喜欢登高,比如说王勃,曾经在探视父亲的路上,经过江西南昌的滕王阁,他就写下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后来,崔颢他登上黄鹤楼,也写下了“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今天要说的这个鹳雀楼,也因为一首小诗而流芳千古。

这首小诗是这样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首小诗就二十个字,从古至今,大家都说好。

王之涣登鹳雀楼被无数人奉为经典,短短20个字,竟有尺幅千里之势(图2)

近代有一个著名的学者叫俞陛云,他是这样评价《登鹳雀楼》的,他说这首诗只有二十个字,可是二十个字中有“尺幅千里之势”。

所以大家都说这首诗好,那这首诗到底好在哪里呢?

首先,我们看第一句“白日依山尽”,从字面上来看非常简单,只不过是说太阳在傍晚的时候,渐渐的落到山的后面去了,“白日依山尽”。

可是诗歌的语言,你不能只是读一个大概的意思,你要品,一个字一个字地去品,从它的字词,从它的意象当中品出一种味道,能品出味道了就是好诗,比如说这一句就值得我们去品味。

“白日依山尽”,首先我们说“白日”,自古以来有很多人读这首诗就产生疑惑,说既然是傍晚的太阳,为什么是“白日”呢?那应该是“红日”啊!

如果我们经常翻阅古典诗文,你会发现,“白日”作为落日讲,是我们中国古典诗文的一个语言传统。

举两个例子,比如说曹植,他有一首诗叫《箜篌引》,其中有两句非常有名,说“惊风飘白日,光景驰西流”,他讲的也是太阳落山的情形,只不过它他写起来非常有气势,他说,那个风把白日吹走了,一天的时光就随着落日西沉,而远去了,“惊风飘白日”这个“白日”就是落日。

还有更有名的,南朝时候有一个著名的诗人,也是李白的偶像,叫谢朓,他有一首诗说“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这个大家可能都知道,他说那个傍晚的太阳照着那些美丽的参差不齐的屋檐之上,唉哟,真漂亮!“丽飞甍”,太阳照在那个大江上,是“余霞散成绮”,阳光像绸缎一样,五彩斑斓,大江在阳光的照射之下,像一匹白色的布帛白练一样。

通过这两个例子,就是告诉大家,对这个“白日”不要感到很奇怪,“白日”作为落日讲,是中国古典诗文的一个语言传统。

“白日依山尽”,“白日”、“依山”就是依傍着山,最后彻底消失了,消失在山的背后了。

可是这里面值得品味的就是“依山”,“依”字,它让人感觉有一种情感,好像这个太阳舍不得落去,它依傍着山,它依恋着山,它对这个山有一种依依不舍的情感。

所以你看看,这么简简单单的五个字,我们能够从中读出诗人的一种情感,他把山水自然写得有情有味。

第二句“黄河入海流”,这句是俯瞰,与第一句相对应,描写黄河滚滚滔滔,东流入海的壮阔气势,这个“入”字,把黄河之水流入大海那一刹那给写下来了,而且我们都知道黄河之水奔腾入海的时候,它波涛起伏,汹涌澎湃,最后“流”呢?是一泻千里,流入大海的怀抱,显得是那么的平和,舒缓。

那么前面这一联我们再放在一起,我们还能感觉到它有层次感,前面“白日依山尽”,你仿佛看到这个诗人他站在那鹳雀楼上,他的眼睛是看着远方,他是向远看的。

那么第二句“黄河入海流”呢?他是看着眼前,如果就这个鹳雀楼的实际的地理位置来看,他是俯瞰鹳雀楼下的这个黄河。

在这里补充一下鹳雀楼所处的地理位置,鹳雀楼据史料记载,应该是在今天的山西永济,黄河的东岸。

大家都知道黄河它是一个“几”字形,它有一段在山西这个地方,是由北向南流,那么鹳雀楼呢?就在这个黄河的东岸。

此时此刻,诗人就是站在这个鹳雀楼上向西看,看西边的落日,所以这里就引发了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呢?就是西边的这个山到底是什么山?学术界也争论不休,我们今天从鹳雀楼实际的地理位置往西看,有没有山呢?

没有山,你往西看,首先是看到黄河,黄河的西边是关中平原,所以诗人这里所说的“依山尽”这个山是什么山呢?我们根据当地的实际的地理位置,在西南边找到了绵延千里的秦岭。

所以“白日依山尽”,这个“依山”的“山”,应该就是秦岭,因为诗人是向远方看的,这是第一句。

第二句诗人的视线转到楼下的黄河,“黄河入海流”。可是我们都知道诗人是朝西看的,黄河水是由北向南流的,他根本看不到黄河水流入大海的情形,所以完全是一种想象。

文学是可以想象的,文学的世界里,你的思想可以自由地驰骋,就像刘勰在《文心雕龙》里所说的一样,他说,诗人你看他默不作声,一个人坐在那里,但是“寂然凝虑,思接千载”,就是那寂静的一刹那,他的思想就已经飞越千载了,“巧焉动容”,你看他脸上稍微有一点点的动静,他“视通万里”,他的心灵就已经飞越到千里之外万里之外,这就是文学。

所以大家再解读“黄河入海流”的时候,不要太僵化,有的人从科学的角度去研究,有没有看到黄河入海?这就不是文学所探讨的内容了,文学是需要有想象力的。

我们在读经典古诗的时候,打动我们的不只是文字的优美精炼,更是流淌在字里行间的作者所倾注的无限深情,一首小诗,因作者真挚的情感而拥有了生命,这首《登鹳雀楼》是一首非常工整对仗的五言绝句,但我们读起来却没有一种呆板之感,只觉得它流畅自然,一气呵成。那么作者在文字的使用上究竟有何精妙之处?我们又能从这首诗中读出怎样的生命精神呢?

那么到了后面两句,就更有名了,我们大家对《登鹳雀楼》这首诗非常熟悉,可能都是因为最后两句,最后两句为什么好?

首先,你看看在写作方法上,写作技巧上跟前面不一样,前面一联那两句都是写景。

如果下面再写景的话,可能就有一点啰嗦,有点重复,前面景色写得那么好,你下面还怎么写景色,所以诗人很巧妙地由所看到的景色,转入了对这个景色的一种感发,一种议论,“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了。

他说,你要想看到更壮阔的景象,更美丽的景色,你就要更上一层楼了。

这个简单的话语背后有一种生命的哲理,它告诉我们一个人在平常的生活当中,你不要固步自封,你不要给自己划定界限,你不要太满足于现状,你要开拓更高的,更远的人生境界,一个人要自强不息,所以自古以来大家都被这两句感动了。

我记得我们以前中学毕业的时候,同学们互相写毕业留言,很多同学都写祝你怎么样,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是一种美好的祝福,这也是这首诗歌给我们中华民族给我们每一个人带来的对人生的一种深度的思考。

这首诗意思很简单,道理却很深刻,最主要的特点,是什么呢?

我们一般写诗,尤其是五言绝句,只有四句,一般人不敢用对仗,比如《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它没有对账,它是一句接一句没有对仗,像叙事一样的,给人的感觉就是流畅。

可是如果你在这短短的二十个字里面四句话里面你都用对仗,对仗就好比是今天的排比句,会给人一种不好的感觉,什么感觉呢?

对仗有它的好处,它很有气势,但是在语言的阅读上,它比较僵化,比较呆板。

可是我们这首诗最大的特点就是对仗,但是我们读了以后呢,又没有一点点对仗的感觉,你没有一种好像很板滞这个诗句不流动的感觉。

你再读一读“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你看看哪一个字都对的非常工整,你看看白日对黄河,颜色白对黄,依山对入海,山对海,依和入都是动词,对的非常工整。最后一个尽和流都是状态,形容一个事物的状态,对的非常工整。

这首诗之所以有这样一种壮阔的境界,跟这两句所用到的这些意向有关系,你看这首诗里面所用到的对仗的意象都是非常壮丽的,白日、黄河、山、海都是大得不得了。

就这些语词放在你的面前,你读一读,它就让你的心胸一下子开阔了,更何况这中间还有一些词语的连接,把它构建成一个雄浑一体的一个意境,让你置身于这样一个艺术的情境之中,你自己的心胸被拓宽了,你自己还不自知,这就是艺术的魅力。

那除了这前面这两句,这一联用了这么工整的对仗,那下面这两句,依然是对仗,也很工整,只不过它是另外一种艺术技巧。

你看,“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我们一个字,一个字讲,“欲”我们今天来说是一个副词,我想要干什么?它一般放在这个动词前面,欲穷是穷尽,可是下面“更上”,“上”就是攀登的意思,“更”也是一个副词,表示程度,所以“欲穷”对“更上”,“千里”对“一层”,数量对数量,“千里目”对“一层楼”,“目”对“楼”,名词对名词,非常工整。可是,它让人读起来却是一气贯注,一气呵成,为什么,就在于用了这两个字,一个“欲”,一个“更”,“欲”我想要怎么样,你想要怎么样,你就必须更怎么样,它逻辑上有一种先后的照应的关系,所以你读起来很流畅。

这首诗最大的艺术特点就在这里,清代有一个著名的诗评家叫沈德潜,他说,这首诗四句话都是工整的对仗,却一点没感觉到它是排比,没有一种僵化,没有一种板滞,为什么呢?是因为“骨高故也”,这个“骨”在我们的传统的美学里,是文学作品里的一种生命精神。

就是因为这个诗人,这个作者他有一种非常积极昂扬的,非常磅礴的这样一种生命的气象,这个“气”我们中国人讲这种“生命之气”,它把每一个文字都串联起来,打通了,你一读就一气呵成,所以刚好也符合这首诗的这个意象这个情境,“黄河入海流”就像这个黄河之水奔腾不息,流向大海,整个的诗歌是浑然一体,无论是从音节节奏上面,从意境的构成上面,都给你这种非常美好的感觉。

千百年来,《登鹳雀楼》被人们广为传颂,鹳雀楼也因这首小诗而流芳百世,人们满怀热情登上这座千古名楼,在不断攀登的过程中,去寻找诗作里那令人沉醉的山河美景,去感受那份登高望远的开阔胸襟。但或许人们不曾注意,关于这座名楼还存在着一个疑问,有人认为它应该叫做“鹳雀楼”,有人则认为是“鹳鹊楼”,那么从这座楼的兴建历史来看,究竟是“鹳雀楼”还是“鹳鹊楼”呢?

那么这首诗其实还有很多问题,比如说这首诗的题目,如果你去翻一翻一些诗文的选本,一些唐诗的选集,你会发现这首诗有的时候写成《登鹳雀楼》,它那个“雀”写成麻雀的“雀”。有的版本写成喜鹊的“鹊”,那么究竟是应该写成麻雀的“雀”还是应该写成喜鹊的“鹊”呢?

我个人观点,是这首诗一定是麻雀的“雀”,《登鹳雀楼》,是麻雀的“雀”,为什么这样说呢?这就要说到鹳雀楼的历史。

王之涣登鹳雀楼被无数人奉为经典,短短20个字,竟有尺幅千里之势(图3)

鹳雀楼

鹳雀楼是什么时候兴建的呢?是南北朝的时候北朝,北朝当时并存有两个政权,一个叫北齐,一个叫北周,北齐和北周在北方以黄河为界形成军事对峙。北周为了防御北齐的侵略,就在黄河东岸盖了一个戍楼,就是军事瞭望的作用,北方统一了以后呢?这个戍楼就没有什么作用了,就荒废了,废弃了以后,这个黄河旁边有很多鸟类,有一种鸟类叫鹳,黄河流域这个鹳非常常见。

王之涣登鹳雀楼被无数人奉为经典,短短20个字,竟有尺幅千里之势(图4)

鹳在《诗经》里就已经有记载,有一首诗叫《东山》,“鹳鸣于垤,妇叹于室”,可是我们要注意《诗经》是上古先秦的语言,先秦的语言,它有一个特点,基本上都是单音节,可是我们的汉语随着时代的发展,随着社会事务的纷繁复杂,用单音节就不行了,我们汉语当中就有很多的双音节词出现了,所以在后面加一个字“雀”。

“雀”是一种泛称,泛指小鸟,只要是小鸟都可以叫“雀”,比如说我们大家都很清楚的麻雀,还有山雀、金丝雀、朱雀、云雀,更加具体地指称这个鸟类,所以“鹳雀”。

刚才说了,这个鹳是黄河流域经常出现的一种鸟类,那个当年作为军事晾望台作用的那个戍楼被荒废了以后,这个鹳就栖息在里面了,所以当地的老百姓看到鹳栖息在这样一个废弃的戍楼里面,就给这个戍楼起了一个名字,叫“鹳雀楼”。

那么你现在把麻雀的“雀”换成了喜鹊的“鹊”,那就不对了,不符合当地这个环境特点。

因为在黄河旁边,鹳雀,鹳这种鸟很多,但是喜鹊不是很常见,喜鹊的生活习性跟鹳不一样,喜鹊很少去一些废弃的古建筑上面去栖息,尤其是冬天的时候,树叶凋零了,你会发现一个高高的树枝上,有喜鹊的这个鹊巢,喜鹊喜欢栖息在高高的树枝上,而不是在一些废弃的古建筑上,从喜鹊的生活习性来看,它也不符合鹳雀楼的这样一个特点。

所以总而言之,就是大家以后读《登鹳雀楼》,你看到下面有注释说“鹳雀楼一作鹳鹊楼”,写成喜鹊的“鹊”,你就注意,这是不正确的。

关于《登鹳雀楼》一诗的作者,我们一般都会认为是盛唐时期著名的诗人王之涣,但这里也存在争议。有人认为这首诗的作者并非大名鼎鼎的王之涣,而是唐代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隐士,如此著名的诗歌真的是一个不知名的隐士,所作吗?

今天,如果大家去翻一翻清代康熙年间编的《全唐诗》,《全唐诗》记录登鹳雀楼这一首诗,就是把它放在两个诗人的名下,一个就是我们熟悉的王之涣,题目就叫《登鹳雀楼》。

另外一个诗人的名字叫朱斌,诗的名字不叫《登鹳雀楼》,叫《登楼》,其中还有一句跟我们今天的这个诗歌的内容不一样,最后一句他不是“更上一层楼”,它是“更上一重楼”,就这点区别。

王之涣登鹳雀楼被无数人奉为经典,短短20个字,竟有尺幅千里之势(图5)

我们分析一下,首先,在和朱斌、王之涣差不多同时代的有一个国子生,就是在国子学里面读书的一个学生,他叫芮挺章,他编了一本书,叫《国秀集》。

大家听这个名字《国秀集》,是这个国家最优秀的一批诗人,一批杰出的诗作的一本选集,他就相当于盛唐时期的一本“当代诗人诗选”,“当代诗人”的选集。

那么在这本书里面,就收录了朱斌的一首诗,就是《登楼》,就是我们今天读到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重楼”。

刚才说这本书是和王之涣、朱斌同时代的芮挺章编的这本《国秀集》,可是大家注意,在盛唐时期,这两个人,就这两个作者,一个叫王之涣,一个叫朱斌,他们的知名度是不一样的。

王之涣是一个非常著名的诗人,在盛唐时期,他的朋友有王昌龄,有高适这样的著名的诗人,他是一个非常有名的诗人。

所以同时代的一个学生,一个国子生在编当代诗人诗集的时候,不可能把这样一个著名的诗人的诗安在了一个我们接下来就讲这个朱斌,他是一个默默无闻的一个处士。

一个人虽然很有才华,但是一辈子没有功名,隐居,这样的一个人叫处士。

所以这样一个默默无闻的人,芮挺章怎么会把王之涣的一首诗归在他的名下呢?这道理上说不通。

其次,因为王之涣是一个很有名的诗人,他死了以后,就有人给他写墓志铭。

有一个人叫靳能,这个靳能在王之涣的墓志铭里面就这样评价王之涣,他说,王之涣在文学上他是“歌从军,吟出塞”。

意思就是说王之涣这一辈子在文学,在诗歌上最大的贡献,最大的特点,他写诗歌最经常写的题材、主题就是“歌从军,吟出塞”,就是写从军诗和边塞诗,这是他写作的主题。

我们可以把这个跟《登鹳雀楼》做一个对比,《登鹳雀楼》它是写一种壮阔的山川风景,是一种非常磅礴的一种境界,一种气势,他跟这个主题是不符合的,跟王之涣擅长写的主题是不符合的,这是第一点。

然后靳能接着说,他说王之涣喜欢写边塞主题的诗歌,他的风格是什么?有一种离别的哀思。

我们都知道,一般写边塞诗,写从军诗都会涉及到离别的悲欢,妻子和丈夫之间离别的悲欢,所以王之涣的诗歌里充满了这种离别的哀思,而且还充满着那种萧瑟,那我们把这个和《登鹳雀楼》这首诗作一个对比,显然不符合。

《登鹳雀楼》这首诗它比较积极昂扬,它没有所谓的哀思,所谓的萧瑟,它都没有,那么我们举这些例证,就是为了证明《登鹳雀楼》这首诗很有可能极有可能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朱斌这个处士他写的。

但是我们的主要精力不在它的题目,不在它的作者,我们的主要精力是好好的,细细的去品味这首诗的文本,这首诗里面所构建的那个壮阔的意境,那个黄河之水奔腾不息的气势,如果你细细地去读,不知不觉你的生命境界就被拓宽,这是我们阅读这首诗应该注意的。

登鹳雀楼一诗究竟为何人所作?学术界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在千百年的流传过程中,人们已将《登鹳雀楼》与王之涣的名字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千百年来,这首诗辽阔高远的意境带给我们的不止是感动和慰藉,更赋予了我们仰观宇宙和俯察自己的胸怀,它伴随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也将这种磅礴大气的人生观代代传承,它告诉一代又一代的孩子们向上的力量,攀登的力量,告诉他们天高海阔任翱翔,“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被无数人奉为经典,短短20个字,竟有尺幅千里之势(图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