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语录为网友倾心奉献励志美文,经典语录,美文欣赏,唯美句子。
当前位置: 美文微语录 爱情语句 人要运用良知去磨砺心志

人要运用良知去磨砺心志

时间:2023-09-07 02:29:17 爱情语句

人要运用良知去磨砺心志

心志既包括人的意志,也包括志气,它们都是精神层面的东西。良知作为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精神理念,能够恰到好处地将一个人的意志和志气引入最高境界。

因此,良知可以用来磨砺一个人的心志,让人受得住各种诱惑,远离一切恶行。稻盛和夫认为,人类的灵魂深处都会有一些恶劣的本性,因此要运用良知来抑制它们,以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

良心是人类内心深处的是非感。

稻盛和夫曾经说过:“一个人要用良知去磨砺自己的心志,只有如此,才能将自己的灵魂修炼到一个很高的境界。而且这样的人不会自私自利,只会更加利他。我们这个社会,正是需要多出现一些这样的人。”

良知可以用来检验一个人的道德水平,而道德和心志是同根生,所以良知也就可以用来磨炼人的心志。也就是说,无论我们原本拥有一个怎样恶劣的心志,只要将良知时刻放在前面,那么任何时候就都不会做一些违背道德的事。

如此才能让善良的“真我”达到一个更高的境界。

唤醒良知,才能看清真正的自己和世界的一切

《论语·阳货》:“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注释】 (1)性:人(或生命)先天具有的纯真本性。 (2)习:后天习染积久养成的习性。

唯上知与下愚不移。(《论语·阳货》)是说:只有智慧打开最多的智者和智慧封闭最深的愚者,他们的心性不会受外在环境的污染和教化而改变。在「上知与下愚」之间,是绝大多数的一般人,都能修养心性,也都会受到环境的影响。接受教化可以升华,受到污染则会下沉,环境能起到污染的作用,但同时也存在着能使人出污泥而不染的方法,那就是正法正道。由于相生相克的原理,世间存在能使人污染、下滑的邪道,必然也同时存在能使人纯净、升华的正道。所以透过学习正道,一般人都能从修养心性中得到升华,这也许就是礼乐教化的最终目的。

人在迷中很难有自知之明。其实人的先天都有真诚、善良、宽容谅解的纯真本性,只是特点有些不同而已。是因为后来出现了神造人,才有了人间和人体,因而有了人的文化和历史,也就有了学习和认知,形成知识、见解和观念,还有深浅不一的情欲、执着和人心。所以来到人间生死轮回的元神本性是相近的,而学习的知识,沾染的观念和执着却是因人而异,相去甚远的。习染不好的思想、不好的观念、执着心愈多,智慧也就封闭得愈深;反之,愈能显露出元神的本性和智慧。

论语公冶长篇[2]:「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夫子之文章,古注即是儒学经典之文,子贡认为容易学,性与天道则难学。天道还比较容易一点,性最难。性是心的本体,亦称心性。学儒把自己的心性学明白了,就能成为圣人。孔门弟子,以及后世儒生,凡欲学为圣人者,无不注重探讨心性的道理,但因心性的道理难明,以致后来有性善性恶之说的问题难以解决。

性善之说出于孟子,当时与孟子论性的学者有告子等人,在孟子告子篇里,告子曾提出不少难题来问孟子,今举一例:「告子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孟子解答,水的流向诚然不分东西,但一定是向下流,而不向上流,归结:「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再说明:「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与孟子相反的则为荀子的性恶说。荀子性恶篇:「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认为,人性生而好利,顺之则争夺生,而辞让亡。人性生而疾恶,顺之则残贼生,而忠信亡。人性生而有耳目之欲,顺之则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荀子针对人性之恶,乃主张:「立君上之势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

性善性恶两说理论,终战国之世,无人提出第三说,直到西汉,始有扬雄发表另一见解,他在法言修身篇里说:「人之性也,善恶混。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自扬子提出「善恶混」之说,后儒探讨心性之学,不出孟荀扬三说,但这三说谁能得孔子言性之意,实为一大问题。

论语阳货篇:「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这两句话把「性」与「习」分辨甚明。此处孔子所说的「性」,与周易系辞传孔子所说的「太极」,名异而实同,都是心的本体,都未说是善是恶。而且得孔子心传的曾子,所作的大学,只讲「明明德」,「格物致知」,再传的子思所作的中庸,只讲「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都未讲善恶,足见性无善恶。有善有恶是指「习相远」的「习」而言,习是习惯。习惯是心的作用,心习于善则善,心习于恶则恶,如尚书太甲篇:「伊尹曰,兹乃不义,习与性成。」不义就是不善。性无善恶,归于性,便是相近。习有善恶,顺于习,便是相远。王阳明:“无善无恶心之体”。所以性善性恶以及善恶混诸说,但就习相远而言,非就性相近而言,探讨心性道理者不可不知。虽然如此辨明,并非就明白了心性,尚须格物致知与率性等实际用功,始能有所窥见。

人的天性是由遗传以及个体在母亲子宫内的大脑发育过程所决定的。

出生后就难以再改变。每个人都有由自己的大脑决定的天性特征,不能也不用去改变。

(只有疾病状态才需要去改变,也即纠正,否则危害自己或社会他人)

理论上,这些特征决定了我们的“潜能、天赋”,也决定了我们的“局限”,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改变本性行为,将是长期的,是艰巨的,因为大脑基础不会改变,即使在改变过程中有所进步,也不会轻易形成。

但是认清这些问题的实质,有助于接受现实,从而调整自己,互动环境,配合教师去获得稳定而愉快的生活。

最后再次强调,从科学的观点看,我们的大脑在决定了我们的局限性(短处)的同时,也赋予了我们许多潜能(长处)。

自然环境的巨大差异无论是对动物还是对人类都会造成显著的习性差异。生活在不同地理环境的熊科动物,如北极白熊、亚洲黑熊、中国大熊猫,它们之间存在着极大的习性差别。同样,人类中的爱斯基摩人、美洲印第安人、以及非洲黑人之间在生活习惯上也都体现出巨大的反差。人类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上述这些熊已分化为不同的物种(生物学关于“种”的定义是“一群能够互相交配繁衍后代的生物”),不同种类的熊之间习性固然差异很大,但同一种熊是习性相同的。对全球人类而言,不管是黑人、白人、还是黄种人,他们都属于同一物种,不仅可以互相通婚,不同语种之间还可以彼此转译,互通信息。同为人类,仅仅凭着全球殊异的自然环境就已造成各种地区人们的

“习相远”,但人类“习相远”的根本原因在于彼此之间人文环境的差异。

人类是地球上唯一的智能物种,所有生命当中只有人有语言,有思维,有智能,并拥有各自独特的社会环境。千差万别的人文环境所造成的“习相远”远远大于大自然所造成的习性差异。在所有人文理念中,文化“价值观”决定了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取向,道德判据,甚至决定了人们的一生。这种价值观的根本差异是造成人们“习相远”的主要内因。

“价值观”的分道扬镳必定造成“习相远”的南辕北辙。由是观之,如何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将是一个人是否真正成熟的核心问题,而解开此题的关键,唯一能靠的就是教育。无论是提高人们的思想品格,还是修炼每个人的道德素养,教育永远是提升国民素质的根本保证。

教育不只是高头讲章式的滔滔说教,也别指望“千顷地一根苗”地拔出个光辉形象就能有“神”的感召力。一个人良好习性的养成更应该看重社会“环境”的影响与周围群体的作用!

“习”乃是社会环境驯顺之产物,面对“环境”强悍的主宰作用,人们总会选择最适合自己生存的应对方式,久而久之“习”就形成了。可见“习”无可避免地带有鲜明的社会属性。它有别于个人私癖,喝咖啡加芥末那只是你的私人癖好,与社会“习性”无干。因此在讨论习性教化之时,必须密切关注社会“环境教育”的突出作用。

荀子《劝学篇》有言——“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南北朝人贾思勰按照这个道理专门做过实验。他特意把细弱的槐树苗种在麻田里。那槐树苗受到周围高密麻茎的遮挡,为了争得阳光便拼命向上生长,三年过后果然长得又高又直。人定胜蓬!可以相信,在一个催人正直向上的生长环境里,每一个孩子同样都会成长为笔直的栋梁之才。

人人都熟悉“孟母三迁”的故事。孟母本姓仉,她之所以三次迁徙,选择良邻而居,就是因为她深谙“环境教育”的特殊作用。它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无声教育,一种旷日持久的兰若熏陶,更是一种“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的群体教育。

我们每个人每日每时每刻都在接受“环境教育”。只可惜我们的“环境老师”极不称职,甚至是在误人子弟。当一位过路骑车人扶起一位倒地的老妇却被反诬为肇事者,还被法庭判赔高额医药费时;当一位见义勇为青年为救他人壮烈牺牲,棚屋里依仗他养家的孤儿寡母生活无着时;当一个不用功的差生凭着“拼爹”进入名校,而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却被关在名校大门之外时;当假冒伪劣赚得盆满钵满,而诚信企业因货真价实成本更高而濒临倒闭时……在如此频繁,如此令人心寒,如此沉甸甸的“环境教育”下,那些空洞的说教又显得多么的轻飘、苍白与虚伪啊。我们要接受社会的正能量,而不是负能量。

“认识自己”,是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一句名言。

人在后天形成了许多的固有观念和思想框框,特别是人在私心的作用下,在头脑中产生了很多不好的思想,这些都是人后天形成的,并不是人真正的自己。能够找到先天真正的自己,不带任何观念的用自己的真本性来思考问题,看待周围一切事物,才是真正地认识自己,就好像人把戴在眼前的变色镜摘掉,才能看到世界的本来面目一样。

苏格拉底还有一句名言是“美德即知识”,意思是存在着美德、真诚善良等这一类知识,值得我们去学习。

人先天的自己是善良的、纯净的、纯真的,而且是智慧的。是后天的一切使人变得复杂、肮脏、愚钝、迷失。在迷失中去寻找智慧,就像在黑夜中寻找光明一样。一般人所认为的「智慧」,往往只是处理问题的手段,甚至是思想中的观念,但是这一类观念愈多,对自己的智慧只会封闭得愈严。

「认识自己」,从修养心性的角度来谈,包含向内找自己不足的一层意思。做什么事时,不能总看别人的错,而是要多看自己哪里做得不好,要改进。再进一步讲,如果人能做到无执无求,就能更好的认识自己。因为人在各种欲望和执着的带动下,是无法认识自己的,是找不到真正的自我的。

只有去掉人的不好的观念,破除人的思想框框,荡去人心的污浊,才能启迪人的慧根,唤醒人的良知,使人看清真正的自己和世界的一切。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孔子用商量的语气对他说:其恕乎!什么是恕呢?孔子又用了八个字解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自我不愿意做的事情不要强加给人。那么也就是说,做任何事,都要推己及人,将心比心,换位思考,不要强人所难,更不要给別人造成伤害。用现如今的话说,就是要学会宽容。

孔子仁学的宗旨在唤醒人的生命的主体性,尊重人的主体性成为人的底线,核心是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能够尊重人,也易得人尊重,至少最大可能地免于招惹麻烦。故古人讲,功及子孙,光辉百世,圣人之德,莫美于恕。

  恕道看似消极,其实包含了积极。能够尊重人,必定是首先能尊重自己。尊重自己,这就是忠了。故朱子强调,分开讲是忠恕,有忠后恕,但如只讲恕,恕是包含了忠的。

在日常生活中,己所不欲,便施于人的现象并不少,食堂里,想法子插队,教室里大闹,这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更有人打着"人不为己,天诛地的幌子,任由自己的自私欲膨。人是为自己而活的,但一个人如果仅为自己而脱离集体生存孤单生存又有何意义? 食堂中,你面有人插队你会作何感想呢?

对于中小学生来说,良好的人际关系成为影响他们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人与人的交往,最重要的就是真诚和善意,这也是做人的根本原则。一个人如果能生活在一个温馨的集体环境中,与周围的同学、老师建立起和谐的关系,就会身心愉快地学习、生活。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克己。真正能成事之人,都懂得克制自己。王阳明说:“人须有为己之心,方能克己;能克己,方能成己。”

人一生的成长、发展、成功、幸福,离不开社会;人一生的愉快、烦恼、快乐、悲伤、爱与恨,也同样与其他人的交往分不开。没有同他人的交往、也就没有人生的悲欢离合,也不会产生文学艺术和科学,换句话讲,没有与他人的交往,就谈不上其他的一切。也正因为这些原因,马克思提出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人是社会性动物。

因此,与人交往是每个人不可或缺的生活,而且是构建人类文明的基础。一个人拥有什么样的人际关系,却关系着他的生活是否幸福。一个人拥有融洽和谐的人际氛围,无疑是幸福的。相反,假如一个人生活在紧张的人际关系中,那么伴随他的必然是孤独、寂寞、自卑和疑虑。

古人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这个价值观多元化的社会,愿我们亦能谨守“恕”道,从修身成人开始,为自己和家人积攒行走世间的底气。

曾国藩子孙兴盛200年,核心就是他留下的“敬”“恕”这两个字。

有人说,按照立功、立德、立言这“三不朽”标准,中国5000年历史,一共产生了2个半圣人。

前面两个圣人分别是孔子和王阳明,而最后半个圣人则是“晚清四大中兴名臣之首”的曾国藩。

但是,比起个人的功名荣辱,曾国藩更加为世人称道的是其传承百年的治家之道。

曾氏兄弟五人的家庭,绵延至今将近200年,传至第八代孙,共走出有名望的人才240多人。

曾国藩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曾纪泽是著名外交家,二儿子曾纪鸿是著名数学家。

孙辈中,曾广钧23岁即中进士。

第四代,曾约农、曾宝荪均是大学校长、教育家。

第五、六代遍布海内外,大都学有所成。

香火延续至今已是第八代,期间没出过一个废人,更没出过一个纨绔子弟。

其中的秘诀,无非曾国藩在其诫子书中留下的两个字:

作人之道,圣贤千言万语,大抵不外“敬”“恕”二字。

曾国藩子孙兴盛200年,核心就是他留下的这两个字

“敬恕”两个字是曾国藩留给后世子孙的作人之道,更是曾氏一族立德、立业,人才辈出,传承不绝的基础。

古人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这个价值观多元化的社会,愿我们亦能谨守“敬恕”二字,从修身成人开始,成为自己和家人积攒行走世间的底气。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克己。

真正能成事之人,都懂得克制自己。

王阳明说:“人须有为己之心,方能克己;能克己,方能成己。”

修身是中国人处世哲学中的第一步,而修身的第一步就是克制。

人需要有一颗检讨自己的心,才能克制约束自己的欲望;能够克制约束自己欲望,才能成就自己。

一个人最重要的品质,是懂得克制自己的情绪

美国一个研究所曾经花费几十年的时间进行了一项实验。

研究员们在幼儿园桌子上放一些好品质不一的苹果,让小朋友们自己去拿。

其中,很多孩子都去抢那些好苹果、大苹果;一小部分的孩子等到大家抢完了,去吃那些剩下的小苹果;还有几个孩子则是完全没把抢没抢到苹果放在心上。

几十年后,这个研究所跟踪调查的结果出乎当时大多数人的意料:

完全不在意吃没吃到苹果的几个人成了政府的要员;让大家先抢,自己吃剩下的这小部分人都成了领导、骨干;至于那些一哄而上抢苹果的孩子,都是庸庸碌碌、一事无成。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懂得为了大局克制自己情绪的人,一般都能够干出一番大事业。克制情绪的不同程度,就是体现了一个人情商的高低,情商越高往往就越能克制自己的感情。

懂得克制自己的人,人缘都不会太差。有人因为一些小事和领导有冲突后,不会克制自己的情绪,拍桌而起,大骂特骂,最后两败俱伤,灰溜溜地收拾东西卷铺盖走人。从此若再在生意交际场上相遇,两人之间只剩下尴尬和厌恶,往日情谊烟消云散。

人缘难结,但是懂得克制的人知道话语伤人。对待别人的观点和意见从不激烈与之对抗,大度谅解,从容包容。

智者搭桥,愚者筑墙。搭桥是结福缘,筑墙就是结恶缘。桥是连接,墙是隔绝。多搭一座桥,就能多一条路。多筑一堵墙,就会少一条路。隔绝者自绝于人,接纳者才能海纳百川。古人说:话不说尽,积口德,事不做绝,留后路。

成熟的人:少说三种话,多做三件事。

少说抱怨的话

抱怨是一个可怕的恶性循环。越无能的人越抱怨,越推卸责任越无能。抱怨是一场可怕的自我欺骗。喜欢抱怨的人,一定是懦弱的,不敢自己承担,却将责任推给生活和别人,自欺欺人,活的痛苦、卑微。通过抱怨,我们只看到别人的错误,却掩盖了自身的过失和错误,从而使自己越陷越深。

抱怨是可怕的负能量。没有人愿意帮助一个总是爱抱怨的人,因为他们身上没有希望,只有悲观。抱怨让人失去了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少说评论人的话

嘴巴是用来说话的,好论人长短,几乎是人的天性,只是有的人知道怎么把握分寸,有的人却信口开河。

少说气话

冲动是魔鬼。人在生气时,难免会一时冲昏了头脑,做了情绪的奴隶,说些过头的话,伤人一千自损八百。聪明的人必懂得三思而后行,不那么容易就暴跳如雷,出口伤人。惟其如此,才不会在事后后悔不迭。

多读书

腹有诗书气自华。许多时候,你以为读过的很多书籍都成了过眼云烟,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的,并且随时都可以用在能用到的地方。它们虽然不能立马帮你解决问题,但能够增长你的见识,让你的谈吐更有节;它们无法让你变得更漂亮,但能够给你增加一抹书卷气,令你的气质更出众。

多逼自己

好逸恶劳是人的本性,人都喜欢舒服的境地,但却不知道真正的人才都是从苦难总磨练出来的。康熙说,圣人以劳为福,以逸为祸。

因此,很多时候,我们需要逼自己一把。把自己逼到自己不喜欢去的地方,逼自己读不喜欢读的经典,逼自己背诵难记的古文或者外文单词,逼自己做不喜欢做但又不得不做的事。

一个人,如果你不逼自己一把,你根本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

多谦让

在这个世界上,谦让才是最好的通行证。你让别人,别人就会让你。你宽容大度,甚至会会感动你的敌人或竞争对手。

相由心生,境随心转,一个人的格局有多大,取决于视野所处的高度,更在于心海纳川的宽度。

用眼看世界,难免一叶障目;用心观世界,万物尽收于眼底;而用一颗优等的心去触摸世界,一人一物,一草一木,一山一水,皆明朗历历。

能将世界收藏于心的人,必然拥有一颗优等的心灵,不纷扰,不喧哗,却在衣不惊世,语不夺人的不张扬中,彰显着一种人格的明媚与高贵。

拥有优等之心的人,闪亮的是真正的优秀。即使把这个世界都看透,却仍然可以陪人生静静行走,与生活慢慢去爱,让前行的每一天都因内心的丰盈而多姿多彩。

拥有优等之心的人,时光愈长,心境愈淡,然而只要内心种满阳光,慢慢就会领悟,人生路上每一个喜怒哀乐的故事,都是初心在经历中生成的一笔宝贵的财富。

生活五味杂陈,人生聚散纷纭,一颗优等的心,必然能将各种况味妥帖安放,把生活过成自己内心欢喜的模样。

蜡烛能发光,光却不仅在蜡烛上,还可以在太阳上、月亮上、火把上。如果心中有光,那么光便无处不在,因为你的心已经是太阳,正大光明,普照万物。良知就是我们的正能量,舍此你就是一支不发光的蜡烛。

去靠近内心自带光源的人,不仅可以在我们的生活中为自己的人生指路,而且可以为他人照明。靠近内心自带光源的人,你会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也正是这种正能量的传递,让人生充满许多未知的惊喜。点燃自身的光源,去照亮别人,则是人生远行的终极目标。

周国平说,比成功和幸福都更重要的是,一个人必须有一个真实的自我,一颗饱满的灵魂,它决定了一个人争取成功和体验幸福的能力。

一个人若是内心自带光源,便不依附,不盲从,终极一生都会独善其身,于人生,于生活,都在学最好的别人,做最好的自己。

优等的心,从来都于自带光源中滋养性情,无论这个世界有多么浮躁,总能在乱花渐欲处保持目光清澄,于喧嚣之中沐浴晨钟暮鼓,把自己活成一株植物的姿态,心怀着感恩在行走中释放光彩。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生活却从不会厚此薄彼。做一个内心自带光源的人,播种你的善良,让美好天天不期而遇;发出你的光芒,每一天的微笑都是你最美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