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语录为网友倾心奉献励志美文,经典语录,美文欣赏,唯美句子。
当前位置: 美文微语录 温暖句子 艺术歌曲《歌》的音乐特点和演唱方式有何独特之处?

艺术歌曲《歌》的音乐特点和演唱方式有何独特之处?

时间:2023-10-30 06:21:48 温暖句子
艺术歌曲《歌》的音乐特点和演唱方式有何独特之处?(图1)

文/南柯纪实

编辑/南柯纪实

<<·——前言——·>>

《歌》这首文艺曲目收录于张瑞老师的《雪花的快乐张瑞文艺歌词集》中,而该曲目也是由中国最杰出的现代词人徐志摩所译作的一部诗集。该诗集为英格兰伟大的女词人克里斯蒂娜·罗塞蒂作品。是一首极具代表性的现代艺术歌曲。

作品以其鲜明的主题、悠长的旋律与情感的变化,极具艺术性。我们从创作的历史背景、写作特点、表演分析等方面对艺术歌曲《歌》展开了研究,从诗人情感出发,从而剖析歌曲的音乐表演技法。

艺术歌曲《歌》的音乐特点和演唱方式有何独特之处?(图2)

<<·——艺术歌曲《歌》的词曲作者简介及创作背景——·>>

艺术歌曲《歌》的词曲作者简介

《歌》中这首作品的原诗作者,在古典文学界中有着“最崇高女词人”的盛誉,是欧洲中世纪最有名的女作家克里斯蒂娜·罗塞蒂。作为英国文学史上最具有才华和神秘色彩的女词人,她诗作的总体特点是背景描绘丰富、细部刻画精美以及感觉冲击强烈等,蕴涵着强烈的神奇主义、象征主义以及宗教的神秘色彩。

《歌》是罗塞蒂广为流传的诗作之一,《歌》的语句纯粹朴素,诗中饱含着甜蜜的忧愁、深刻的爱与哀伤。诗歌内容显然希望传达那种刚刚寻到真爱的快乐和满足感,但与此同时却也带着对生死和真挚情感稍纵即逝的无力、悲伤的感情。

艺术歌曲《歌》的音乐特点和演唱方式有何独特之处?(图3)

徐志摩,为《歌》的译者,是现代词人、古典散文艺术家、新月派词人。徐志摩的文章三大特点:爱、自由、美。曾出国到欧美留学,受到西方文化的熏陶,对他的价值观与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首作品《歌》发表于1928年《新月》月刊第4号,后与1931年收录进他的诗歌集《猛虎集》并与8月在新月书店出版。

艺术歌曲《歌》的音乐特点和演唱方式有何独特之处?(图4)

音乐作品《歌》的创作人张瑞老师是中国当代的知名音乐家,天津音乐学院作曲系老师。他曾在俄罗斯学习,并修读了声乐和作曲两门课程。

她的艺术歌曲《歌》是她在参加中马“中马古今诗社”系列交流活动时写的一九九六年七月,后被《雪花的快乐张瑞艺术歌集》所辑录,并于二零零九年九月由百花文艺出版社所发表。

这首作品体现了徐志摩在译诗中对词语运用的仔细斟酌和对诗歌与音乐关系中节奏范畴的充分理解,作曲家通过对声乐旋律线条与钢琴伴奏织体的巧妙构思,合理运用了歌词格式的排列布局,完美再现了徐志摩诗词独树一帜的音乐特点与诗歌语言的深刻含义。

艺术歌曲《歌》的音乐特点和演唱方式有何独特之处?(图5)

艺术歌曲《歌》的创作背景

当代文学艺术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发展,任何一部艺术歌曲作品的问世都与作曲家所处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张瑞老师所作曲的这首音乐作品《歌》,是她在应邀参加马来西亚古今诗歌节一九九七年时创作的,歌曲中带有伤感、悲情的抒情歌曲。

《歌》的原始诗人克里斯蒂娜一生饱受疾病之苦(罗塞蒂在罹患癌症三年后1894年去世),因此与死亡有关的主题经常出现在诗中,笼罩在悲伤的色彩中。

虽然罗塞蒂的创作成就斐然,但她一生未婚,只有两次失败但难忘的恋爱经历(两次解除婚约)

艺术歌曲《歌》的音乐特点和演唱方式有何独特之处?(图6)

与自己相爱的人的分别即是死亡,如同生离死别一般,作者希望自己的爱人在这段感情消逝后,不为自己所羁绊,记得或不记得都是爱人意愿。在此样的背景下,徐志摩结合其自身对原诗歌的见解,最后翻译出了这首著名的诗歌《歌》并发表于1928年《新月》月刊第4号。

艺术歌曲《歌》的音乐特点和演唱方式有何独特之处?(图7)

<<·——艺术歌曲《歌》的音乐特征——·>>

克里斯蒂娜·罗塞蒂原诗分析

罗塞蒂的一生被宗教影响至深,作为拉斐尔前派的诗人,罗塞蒂善于通过心理与意象表达的内心情感,常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述表达自己深刻的思想感情。

从作者的角度来看:与自己相爱的人的分别即是死亡,如同生离死别一般,作者希望自己的爱人在这段感情消逝后,不为自己所羁绊,记得或不记得都是爱人意愿。

艺术歌曲《歌》的音乐特点和演唱方式有何独特之处?(图8)

从诗词的文字上分析:整首诗词结构整齐,共分为二部分,每部分八句。开头主人公以第一人称的视角“我”告诉了爱人,在我死了的时候,不要为我唱悲伤的歌,阐述了主人公的身份,并奠定了这首诗歌“死亡”的主题,并通过蔷薇,柏树,青草等寻常的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自己看淡一切的情感,同时又将自己处于矛盾之中,希望爱人可以忘却自己,同时希望自己被爱人铭记,有一种欲去还留的含蓄的情感。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为自己矛盾的情感找到了出口。没有阳光,没有温度,没有柏树的影子,没有雨露的味道,没有夜莺的歌声,一切都显得很无声。爱与不爱,记住与否,似乎一切都变得不那么重要了。作者并不希望她自己变成爱人余生情感的累赘,给了爱人忘却的自由。而对于作者或其本身,即使看淡了一切,也会记得,为我所唱的悲歌。

艺术歌曲《歌》的音乐特点和演唱方式有何独特之处?(图9)

徐志摩译诗分析

徐志摩是我国非常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作品以言语的音乐性为特征。在他翻译的诗歌中也如此,如他在翻译诗歌《歌》中运用重复的写作手法,使诗句具有艺术的美感。

全诗分为两节,语言明净清丽,运用自然景物的描写给诗句带来自然纯朴之感,并烘托出了诗中伤惋的情感。

徐志摩翻译《歌》时,多处采用了重复和对比的写作手法,削弱了原诗的规律节奏,使诗拥有了更多地歌唱性。

艺术歌曲《歌》的音乐特点和演唱方式有何独特之处?(图10)

例如,在诗句中出现三个整齐排列的三字音组“再不见”、“觉不到”和“听不见”,这里的有关联的三个词组形成有相同规律的节奏变化,塑造了一个更加激烈与紧张的形象,为烘托诗歌意境,提供了基础。

又例如在诗歌的结束部分“我也许,也许记得你”,其中“也许”两字重复出现,文字内容表达不变,只是形式发生改变,使诗句塑造了一个悠长的效果。通过把原诗中的整句断开并且把词语重复安排的翻译方式,将诗句的节奏拉长,显得诗句更为悠长与伤感,带有反复中的美感。

艺术歌曲《歌》的音乐特点和演唱方式有何独特之处?(图11)

艺术歌曲《歌》的节奏和速度

全曲使用了四分之四节拍构成,虽简洁但也要注意时值饱满。歌声十分流动,而伴奏音乐则是采用分解和旋与柱式和弦相结合,一直缓缓推进的感觉,并无很明显的旋律约束。作品中的情感是悲伤、惆怅、深刻的,在演唱时应注意速度。

开头的小行板是指音乐速度在小广板和小行板之间变化的曲子或乐章,每分钟66拍。以稍慢的速度而具有优雅的情绪,属中柔板。太慢会显得歌曲拖沓,过快又没有了沉痛的意思,使人觉得只一味地聆听歌曲,却未能体会到歌曲里的表达。

艺术歌曲《歌》的音乐特点和演唱方式有何独特之处?(图12)

歌曲的第11小节开始,速度出现变化,由缓慢的速度变得较为自由,此时歌曲的人物角度也发生了转换,开始描写矛盾的心理场景,有欲弃难舍之情。

此时歌曲流畅自由的节奏与前作的缓慢速度形成对比。第25小节开始,速度渐慢的同时,旋律上加入重音记号和延音记号,给歌曲描绘出一种沉重的、带有不舍的情感。

第二十六小节,在伴奏部分中的经过两个带有延音记号的和弦以后,歌曲的速度又回到一开始的缓慢感,就好似诗人在一瞬间把一切都想明白了,沉沉的情绪突然的释然了。

艺术歌曲《歌》的音乐特点和演唱方式有何独特之处?(图13)

艺术歌曲《歌》的曲式结构与钢琴伴奏

这部音乐作品的音乐结构比较整齐,节奏为4/4拍和c大调。A节的整体旋律缓慢而忧郁,描述了作者非常矛盾的心理情感。旋律具有悲伤和失去的情感吸引力。B节的速度比较开阔,表达了作者对死亡的平静感受。

在这个艺术歌曲的结构图中,由歌曲结构便可知道,这首艺术歌曲的歌曲结构主要是由一段(1-11)、B段(12-32)和Coda(33-34)组成的。音乐结构比较整齐,节奏4/4节拍。整体的旋律是缓慢而悲伤的,描述了诗人非常矛盾的内心感受,旋律有悲伤而失落的心情。

艺术歌曲《歌》的音乐特点和演唱方式有何独特之处?(图14)

开篇时使用了二个全音符柱状和弦,相似于西洋舞剧中的宣叙调,给人一种独白的感受,并营造出与歌曲相对应的情感和宁静的气氛,使人更容易很快的进入诗人的情感世界。

从A段的第二句开始,A段的第二句伴奏音形出现分解,与歌词结合产生更多的矛盾情绪,起到介绍和促进整体的作用。

在A节的最后一句中,使用VII和弦的分解节奏进入B节。段采用了(5)的非对称性乐句结构。B乐段的伴奏织体,使曲子更加流畅,整首作品的高音也在这里出现,情绪由平静推向了高潮。

艺术歌曲《歌》的音乐特点和演唱方式有何独特之处?(图15)

(大线条)进行到觉不到雨露的甜蜜时(19小节),钢琴伴奏者更是接连使用了三个三连音,以加强了旋律的紧迫感,把整个作品推上了又一次高潮。在段落的最后一句中,钢琴伴奏从密集的柱状和弦变成了两组缓慢的琶音,并回到了原来的速度,从之前沉浸在悲伤中的情绪变成了内心释怀的情绪,逐渐回到了平淡的自然情绪。

张瑞老师所创作的音乐作品《歌》是一首旋律柔美同时具有十分细腻情感的艺术歌曲作品。歌曲从A段婉转不舍的情感中进入到情绪变化的B段中,歌曲速度也从缓慢地转向自由而流动的速度。

歌曲艺术是表演艺术,唯有通过表演者把歌曲创作加以深入研究并结合演出,方可将音乐赋予全新的生命。爱情是这首歌的歌唱语境。

艺术歌曲《歌》的音乐特点和演唱方式有何独特之处?(图16)

作者分别论述了艺术歌曲《歌》中A、B段的咬、吐字处理、气息控制和情感表达,进一步感受了歌曲中间层的悲情深情。

<<·——艺术歌曲《歌》的演唱分析——·>>

艺术歌曲《歌》A段中的演唱分析

在声乐演唱中,掌握正确的咬字与吐字尤为重要,自古以来不论是戏曲演唱、民歌演唱都要讲究字正腔圆,如若咬字或是吐字发音等不准确,对作品的演绎将造成极大的影响,中国作品中,我们的演唱讲究咬住字头,送字腹,收字尾三个过程,我们在声乐演唱前一定要严谨的去学习谱面的知识,在演唱的感觉上熟练的朗诵作品的文字。

艺术歌曲《歌》的音乐特点和演唱方式有何独特之处?(图17)

许多声乐学习者或爱好者,在进行发声练习时整体状态和声音都非常不错,但在演唱时就会出现挤、卡、扣等各种问题,这就是因为在练声时只有a、e、i、o、u这几个元音的练习,所以解决的办法就需要在同一条练声曲中进行换元音的练习及在演唱前在正确的状态前提下熟读歌词。

艺术歌曲《歌》的音乐特点和演唱方式有何独特之处?(图18)

如在本首音乐作品中,第一句落在“歌”这个字上,需要轻快且松弛的咬,放松下巴的同时,快速把声音归到“e”上,使声音松弛圆润。在“盖了我的家青青的草”这一段中,的是闭口音,而这就需要我们将闭口音当开口音唱,不然声音容易卡在嗓子上横在哪里。

“我”、“候”、“无”、“露”字等开口气歌唱时,嗓音经常很容易停留在口里或者窝在里边,这就需要开口音闭口歌唱,从闭口的感觉上唱开口,找集中的“点”才可以避免这个问题。

艺术歌曲《歌》的音乐特点和演唱方式有何独特之处?(图19)

沈湘沈先生也曾提到歌唱时发声源中的主体与被动关系,我们的空气并非单纯的吸进来呼吸出去的,而是被挤压进挤压出去的,在呼吸技巧:吸气,控制,流动,换气这四个要领中。

吸气是身体自主扩大胸腔底部并被动地按压呼吸的后果;掌握则是在心态上身体自主想着“吸着唱”促使气息被动的进行,掌握但又不会迅速用尽的后果;流动则是在心态上积极想着“吸中有呼,呼中有吸”,这样让气氛自然流通,进而实现了双管齐下的被动效应。

艺术歌曲《歌》的音乐特点和演唱方式有何独特之处?(图20)

而换气则是到了气口,而不是去想换气,只是在到了气口处短暂停下来,腰一缓劲,空气就又被动的流进来了,进而实现真正换气的后果;对于这部音乐作品,要做到字与音之间的关系流畅连贯。

这就对我们气息的要求很高,要做到不管强弱声音都要放在呼吸上,并要合理的控制气息使气息够用,做到不僵、不提、才会更好的演绎本首音乐作品。

在音乐作品A段时有许多的休止符可以提供给我们足够的时间吸气,旋律含蓄而且悠长,演唱时要把握好气息运用,呼气的时候要均匀,以保证歌曲情感表达的连贯性。

艺术歌曲《歌》的音乐特点和演唱方式有何独特之处?(图21)

艺术歌曲《歌》B段中的演唱分析

艺术歌曲《歌》的B段速度自由而舒展。随着一组慢分解和弦伴奏织体的引入,它显示了诗人更强的情感表达。歌曲B段中,歌曲速度是自由的,诗人想象自己死后的情景,万事万物都与自己无关,自我只是虚无的存在,给作品带来一种超脱淡泊的意蕴。

作品B段中的情感表达应是更为激烈的,在演唱之前需要把握诗人的情感变化并且有感情地朗诵歌词。作品B段的曲子较为流动,音调也开始变高,最后达到了全曲的高潮“我再不见地面的青藤”,这时候必须开启鼻咽腔,并抬高软腭,把歌声送入头腔。

艺术歌曲《歌》的音乐特点和演唱方式有何独特之处?(图22)

在各种情况下,对不同型腔的运用均不相同,不同型腔的比例也有相应的调节。通过表演该曲目也能够对腔体做出相应的训练。

B段中的最后一句话表达了诗人的最后呼唤。并且还在乐句最后加了延声记号,我也许记得以前你给我唱悲伤的歌(情绪回归到平静,看淡了一切情绪,所以回归弱唱)用气息支撑着最后二字做到了声断气不断的感觉,最后伴奏结束,使人意犹未尽,把情感转换为平淡的述说。

艺术歌曲《歌》的音乐特点和演唱方式有何独特之处?(图23)

<<·——结语——·>>

艺术歌曲《歌》是一首旋律哀伤、意象深远的艺术歌曲。其旋律优美,具有清新、流畅、委婉的美感。歌曲中细腻地表现了诗人矛盾的心理变化,用音乐旋律表达了诗人情感的变化,并描绘了诗人对于生与死淡然的态度。

通过笔者的演唱实践,我们对歌曲的内容进行了以下分析:第一,对歌曲中原诗作者克里斯蒂娜罗塞蒂所描写的人物情感进行仔细剖析,并且结合徐志摩译诗的内涵分析,追求情感的深刻表现。

第二,通过研究歌词内容,确定该曲的感情基调。然后结合歌曲结构、钢琴伴奏、演唱分析等研究,进行了三维的歌曲分析,有助于歌手更准确地理解歌曲的情感内涵,更好地演唱歌曲。

艺术歌曲《歌》的音乐特点和演唱方式有何独特之处?(图24)

<<·——参考文献——·>>

[1] 徐志摩思想新论[J]. 赵稀方.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01)

[2] 新发现徐志摩手稿考据[J]. 张彦希.文史天地,2022(11)

[3] 徐志摩的思想脉络——由新版《徐志摩图传》说起[J]. 韩石山.新阅读,2022(11)

[4] 徐志摩的诗和他的散文[J]. 韩石山.文学自由谈,2023(04)

[5] 情到深处亦偶然——情爱人生诗歌赏析之徐志摩诗《偶然》[J]. 葛明星.名作欣赏,2022(03)

[6] 徐志摩的诗文与远方[J]. 徐迅雷.文学自由谈,2022(02)

[7] 徐志摩与民国旧诗人的往来[J]. 潘建伟.书屋,2022(04)

[8] 从与女性的纠葛中看徐志摩的道德困境[J]. 贺志辉.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22(03)

[9] 我在徐志摩研究上的三个小小贡献[J]. 韩石山.文学自由谈,2022(04)

[10] 徐志摩的北京往事[J]. 王建伟.北京观察,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