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语录为网友倾心奉献励志美文,经典语录,美文欣赏,唯美句子。
当前位置: 美文微语录 心情句子 名言漫谈:以天下国家为心,而非专己以自足

名言漫谈:以天下国家为心,而非专己以自足

时间:2024-01-07 03:14:58 心情句子

元曲大家关汉卿在《五侯宴》中写道:“某文通三略,武解六韬,智勇双全,寸铁在手,万夫不当之勇。”一个人拥有文韬武略,才有可能智勇双全。对于国家的认同,是一个人智勇双全最为强大的精神支持。理智可以让人保持清醒的头脑,明利害,辨是非,对人对事采取正确的行动;勇气可以让人在困难艰苦的环境下不动摇,不怀疑,不恐惧。如果一个人有着对国家的认同感,就可以更容易做到智勇双全。

蹶由使楚与廉颇蔺相如将相和的故事广为人知。一个是为了国家不顾个人安危,深入险地,成功化解危机;一个是为了大局不顾个人名节,隐忍退让,终于感化对手。蹶由和蔺相如都是智勇双全的爱国人士。

春秋时期,楚国出兵攻打吴国,楚国强大,吴国弱小,吴王深知凭借吴国的力量是肯定打不赢楚国的,面对大兵压境,非常着急。就在吴王一筹莫展的时候,他的弟弟蹶由前来觐见。蹶由看到他皇兄愁眉苦脸,不知所措,便知道是为楚军压境所困扰,他决定替吴王分忧。他对吴王说,楚国大军压境,以我们自己的实力是无法阻挡的,不如由我带上丰厚的礼物去楚营犒劳,也许能够感动楚王而令其退兵呢。吴王听了蹶由的话,本不以为然,但是后来想想也没有别的办法,就不妨让蹶由去试一试。于是,就让蹶由带了大量鸡鸭鱼肉、金钱财物等前往楚营。然而,收到蹶由带来的礼物,楚王不仅没有被感动,还想要处死蹶由,并用他的血来祭楚军的战旗。这违背了“两国交战不斩来使”的原则,因此就连楚王自己的部下都有很多人站出来反对。楚王把蹶由捆起来,扬扬得意地问他 :“你来的时候有没有给自己算过卦,这次出使我楚营对你来说吉利吗?”蹶由毫无惧色,厉声回答道:“我当然为自己算过卦了,这次出使吉利得很,不然我会来吗?”楚王笑嘻嘻地又问道:“你知道自己即将面对什么吗?”蹶由坦然回答说:“我知道,大王您想要杀了我,用我的血来祭您的战旗。”楚王听到蹶由这样回答,非常奇怪。他继续问道:“既然你知道我马上要杀死你,为什么你还说这次出使我楚营是大吉呢?”蹶由从容回答:“大王仔细想一想,您带领大军要来侵犯我吴国,吴王得知后并没有首先出兵抵抗,反而先派我来犒劳您的军队,如果您能对我以礼相待,那么我们吴国一定会因为您的善意而放松警惕,我们的士兵也会松懈下来,这对于我的国家来说,难道不是灭亡的预兆吗?今天大王要杀我,用我的血来祭你们的战旗,我是代表吴国的,您的这种行为对吴国来说就是奇耻大辱啊,吴国受辱,必然会日夜练兵,加紧戒备,伺机找您报复。有了斗志,我们的国家也许就不会被您打败了。因而,您要是杀了我,对我个人来说也许是一件祸事,但对我的国家来说就是一件幸事了。您要是不杀我,那对我个人来说是一件幸事,但对我们整个国家来说就是不幸啦。所以我说我这次出使楚营是吉利的。大王,我已经随时准备赴死了,请您杀了我吧。”

楚王看到蹶由振振有词、大义凛然,知道吴国早已有所防备,反而不敢杀蹶由了。

战国时期,赵国有个叫蔺相如的人,他博学多才,善于辩论。有一天,赵王得到一块世上罕见的美玉和氏璧。秦王知道后,非常嫉妒,他也想拥有和氏璧。于是,他就派人出使赵国,许以秦国的十五座城池来换和氏璧。当时秦国比较强大,赵国比较弱小,赵王害怕不答应秦王的要求会得罪秦国,而答应秦王又怕他不肯兑现承诺,于是便召集大臣们商议此事。其间有一位大臣向赵王推荐蔺相如,说他胆识过人,又忠心耿耿,如果派他出使秦国一定不辱使命。于是赵王就派人把蔺相如找来,告诉他秦王打算用十五座城池换和氏璧一事,并问蔺相如该怎么办。蔺相如听了后,想了一下,就对赵王说:“如今秦国强大,赵国弱小,如果不答应秦国,恐怕会招来秦国的大军,如果把和氏璧送给秦王,大王是不是担心秦王不会兑现十五座城池的承诺?”赵王见蔺相如说到了他的心坎上,于是就问:“爱卿有什么对策吗?”蔺相如回答道:“大王如果信任我,我愿意替大王出使秦国,如果秦王真的愿意拿十五座城池来换和氏璧,那我就把和氏璧给他,万一秦王食言,那我一定把和氏璧完好无损地带回来给您。”赵王看蔺相如意志坚定、言辞恳切,就把这个任务交给他。后来蔺相如果真不辱使命,不但保全了和氏璧,也维护了赵国的尊严。因而,赵王就封蔺相如为上大夫。

后来,在赵王与秦王的渑池会盟上,由于蔺相如的机智果敢,使得秦王又没有占到什么便宜,从而保全了赵王的颜面,于是赵王又封蔺相如为上卿,这一下子刺激到了赵国的另一个大臣廉颇。廉颇是赵国的大将,他久经沙场,为赵国立下战功无数,在赵国的地位非常高。然而蔺相如一介书生,却一下子官职升到了廉颇之上,廉颇非常不服气。他常常对别人说,有机会一定要当面羞辱他一番。不久,这些话就传到了蔺相如的耳朵里,然而蔺相如不跟廉颇一般见识,更不愿意跟廉颇争强斗狠,为了不与廉颇当面起冲突,他常常有意避开他,尽量不出门。有一次,蔺相如有事情要出门,就在他刚出门没多久,就看到廉颇从街道的另一头走过来,蔺相如赶快叫随从掉转车子,从另外一条路走了。久而久之,虽然蔺相如没有意见,但他的门客们却为他抱不平。一天,他们聚集在一起去找蔺相如,对他说:“我们这些人之所以来投奔您,做您的门客,是仰慕您刚正不阿、不畏强权的气节,今见廉颇如此欺侮您,您却一再忍让,我们都感到羞耻了,如果这样的话,就请允许我们告辞吧。”蔺相如听了他们的抱怨,微笑着对他们说:“诸位认为廉颇将军和秦王比哪一个更厉害些?”大家异口同声地说:“当然是秦王更厉害啦。”蔺相如又说:“面对秦王那样威严的人,我不卑不亢,几次与他对峙,难道我会害怕本来就不如他的廉颇吗?我之所以处处避着廉颇将军,是因为我知道,秦国之所以不敢攻打赵国,正是由于顾忌廉颇将军和我。如果我们俩要是不和的话,那不正合了秦国的意吗?作为臣子,首先应该想到的是国家的安危,应该把国家的利益放到第一位,和国家利益相比,个人受点委屈又算得了什么呢?”众人听到蔺相如这一番肺腑之言,恍然大悟,纷纷称赞蔺相如公而忘私的爱国精神。

点评

蹶由死里逃生,以一人之力成功抵挡楚军的侵略,靠的就是他的大智大勇。他直面残暴的楚王,面无惧色、一心为国、视死如归;他巧妙利用楚王话语的漏洞,不谈个人吉凶,只谈国家安危,阐述了杀自己对楚军不利的道理,使楚王心甘情愿地放了他,并保全了吴国的尊严,堪称智勇双全;蔺相如凭借自己的智谋勇气,在秦王面前全身而退,不但保全了和氏璧,而且保全了国家尊严,后来在与廉颇的矛盾中,又能从大局出发,步步退让,看似软弱,其实只有拥有真正强大的内心才能做到。智勇双全说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只有心存国家、心存人民的人,才能拥有强大的精神力量做到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当代社会,更需要智勇双全的人去面对各种挑战,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而不断奋斗。

家风警语

以天下国家为心,而非专己以自足。

——清·郭嵩焘《郭嵩焘诗文集·复李筱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