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语录为网友倾心奉献励志美文,经典语录,美文欣赏,唯美句子。
当前位置: 美文微语录 心情短语 师如明月洒清辉

师如明月洒清辉

时间:2023-09-02 09:37:34 心情短语

今年,中秋节、教师节两节“相逢”,恰在同日,虽是自然演化的巧合,却让人浮想联翩:月明之夜思故人,恩师身影今何在?皎皎玉盘洒清辉,恰如当年受教时。

每个人心中都藏着几位永远难忘的恩师。他们可能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也不曾获得至高的荣誉,却在无数学生心里矗起才智品学和人生价值的丰碑。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温暖的话语,一声犀利的点醒,当时只道是寻常,却在栉风沐雨的岁月磨砺中,化为有力的督促、关键的指引、珍贵的记忆。千万教师普通而平凡,俯首耕耘于三尺讲台,以细水长流的灌溉、日积跬步的努力,影响、帮助了无数人。回首凝望,怎能不感慨,师如明月洒清辉,道是平常最动人。

知识的清辉照亮人生。师者,传道授业解惑。“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今天重温这些千古名句,体悟其中深切的家国情怀,岂能忘记当年讲台上一字一句的领诵、言浅意深的启蒙?大而言之,科技时代,嫦娥五号月球采样、祝融号登陆火星,一系列中国科技攀上新高度,离不开教育事业一点一滴打下的坚实地基。教育工作者们是立足本职、默默奉献的平凡英雄,为无数人打开了知识的窗户、开启了人生的可能性。在文明的苍穹里,教师就如一轮皓月,播洒光亮,温润人心、指引前行,照亮过我们每个人。

品格的清辉照亮心灵。遇到一个好老师是人生幸运。一个好老师,不仅是传授知识的“教书人”,更是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有退休教师倾其毕生所得,资助西部贫困高中生;有乡村教师黑发积霜,为大山深处的孩子点亮改变命运的知识灯塔;有“最美女教师”为救学生卷入车轮、失去双腿......他们中许多人甘为人梯,一辈子扎根基层,用爱和智慧托举孩子们的平凡梦想,用执着的生命书写着人间大爱。这些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仁爱之心的教师,值得全社会尊崇,也赢得无数学生用“亲师信道”回报这种爱的哺育,尊师重道、崇学尚智的传统赓续不息,将为国家民族的未来带来更多希望。

智慧的清辉照亮未来。互联网时代,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门槛大为降低,教育生态发生了巨大改变。今天的学习,要为未来而学。去年以来,教育“双减”政策重磅出台,需要教师更加用心用情夯实学校教育主阵地。面对日新月异的变化,教师应与时俱进,积极投身教育创新实践,全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现实中,有技工院校女教师以身作则,考取钳工等级证书;有高校教师创新不止步、致力于破解“卡脖子”难题;有农业大学教师带领学生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培养一代新农人......用面向未来的眼光与智慧启智育才,才能做不负时代所托的灵魂工程师,做不负孩子期待的人生引路人。

尊师重教,不能只停留在礼赞教师、讴歌教育上,更需付诸支持教育创新发展的实际行动。近年来,一系列教育改革成果收获不少点赞:提振“师道尊严”,树立优秀教师典型,设立教师职业行为准则;提升地位待遇,完善教师荣誉制度;开拓“发展空间”,完善教师职称评聘制度,畅通教师发展通道。教师的荣誉感、获得感不断增强,优秀人才争相从教、教师更能尽展其才、好老师不断涌现。

中秋佳节时,明月朗照中,我们向“明月洒清辉”的师德致敬!向广大教师致敬!感谢你们三尺讲台展星辰大海,言传身教洒桂魄清光,辛勤耕耘洒满庭芬芳。让我们在节日里道一句:亲爱的老师们,你们辛苦了!(记者 刘 振)

9月10日是我国第38个教师节,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第10个教师节。日前,我省公布了“安徽省中小学十佳班主任”和“2022年度全省育人楷模”名单。本报从中选取了不同教育阶段的优秀教师代表,分享他们的教育理念和故事。

王玲:呵护健全“孩子的世界”

■ 记者 陈婉婉

一个孩子就是一个世界,没有对孩子的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这是从教二十三年来,凤阳县示范幼儿园教师王玲最大的工作感受。

多年的工作让她深深感到,爱是幼儿的一种迫切心理需要,教师与幼儿之间建立起良好的感情联系,才能使幼儿产生积极、愉快的情绪。“我爱孩子,所以我的选择没有错!”一头扎进所爱事业的王玲,不断学习、探索,遵循教育规律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树立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教师观,对孩子一视同仁,无私奉献,将爱心倾注在每一位孩子身上,力求促进每位幼儿在不同水平上得到发展。

几年前,她所带的中班新来了一位小朋友,这个孩子之前没上过幼儿园,还有跛脚的疾病。刚入园时,他情绪一直不太稳定,不是掉眼泪,就是缩在一角不与其他孩子玩耍。王玲每天几十次不厌其烦地笑眯眯蹲下和他说话,牵着他的手去拿玩具,邀请其他小朋友和他一起玩耍,消除了他对陌生环境的不适应。慢慢地这个孩子终于敢说敢笑,也有正常人际交往了。

想真正赢得孩子们的喜爱,就得走进他们心里。为此,王玲一直琢磨合适的教育方法,抓住孩子们的好奇心、好胜心,采用做游戏、讲故事等方式来纠正行为习惯上的“偏航”。时间久了,孩子都喜欢她,甚至愿意把好多心底秘密都交付给她。

家校联合才能为科学育儿创造完整的环境。王玲总是耐心地告诉家长,要相信孩子,善待孩子的不足,帮助孩子在宽容和理解中找到自信、学会成长。努力呵护、帮助健全“孩子的世界”,孩子就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小主人翁。

杨明生:守住乡土教育放飞希望

■ 记者 陈婉婉

在霍邱县提到杨明生,家中只要曾有孩子读过书的,没有不知晓这位土生土长的乡土教育专家的。

杨明生1984年从安徽师范大学毕业,回到家乡霍邱县当起了高中教师,从霍邱三中到霍邱二中,再到霍邱一中,根越扎越深,教出的好学生越来越多。

小城也能出大才,关键要靠好的教育。杨明生总是善于发现教育教学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再巧妙总结、延伸,以点带面去解决更多同类问题,并总结成研究成果。这些日积月累,使他成为扎根于基础教育一线的化学课程论、教材论、高中新课程实验及课堂资源建设方面的专家,在高中课程及教材建设等领域作了不少贡献。

近年来,社会上暴露出来一些有关青少年教育的问题。他深感教育过程中立德树人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他把霍邱一中作为立德树人的样本校,数年如一日,扎扎实实开展德育实践,并逐渐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与实践体系。

经过短短几年的艰苦努力,霍邱一中已经从曾让百姓失望、生源外流的弱校,一跃成为省内知名的品牌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出现了“生源回流、家长回乡”的良性发展态势。

2020年,杨明生在胸骨后甲状腺滤泡状恶性肿瘤大手术中,切除了近400克的肿瘤。术后仅休息两周,他又回到了工作岗位。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人生为一大事来。”杨明生说:“教书育人就是我一辈子的大事。”

鲍俊瑶:“下得车间”才能登讲台

■ 记者 陈婉婉

上得了讲台,下得了车间;理论与实践并重,学生遍布校园内外,这就是安徽职业技术学院教授鲍俊瑶——一位高级“双师型”教师的真实写照。

职业教育的灵魂是技术应用,职业教育不能脱离生产实践。在上世纪90年代,鲍俊瑶就意识到这个问题,并主动向学校提出:让我脱产,到产业第一线进行锻炼!在学校支持下,她走下三尺讲台,换上工装以机电工程师的身份,先后前往多家企业进行生产技术锻炼,一干就是三年。这三年里,她了解到企业对人才、对技术的真实需求。带着收集的问题,她又重返高校继续深造,在理论和实践的碰撞中不断提升职业素养。

完成了实践锻炼和理论升级后,鲍俊瑶义无反顾地重新投身于职业教育的大潮。技能型人才是职业教育的目标,她以加强职业应用能力为落脚点,不断推动职业教育的课堂改革。她坚持“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方式,手把手教学生“在做中学”。

职业教育的使命具有双面性:一方面要对在校学生传授知识、技术与技能;另一方面要对企业在职员工进行对口的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鲍俊瑶教授除了完成学校的教学任务外,还带领教学团队为企业在岗员工、职校毕业学生、军队转业人员、社会待业人员进行相关技术技能培训。

在解决企业技术难题,获得企业的信任后,鲍俊瑶教授在企业的支持下建立了16个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和“产、学、研”服务平台。通过这种形式,实现了学校教育资源与企业技术资源的深度融合,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也不断成长壮大。

丁海燕:把“努力成长”变成一双翅膀

■ 记者 陈婉婉 孙言梅

走近特殊孩子,了解孩子特点,给予适合的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获得应有的成长,这是特教老师一生的课题。丁海燕就是这群呵护“折翼天使”的人中的一员。

与正常学生的教学不同,特教学校学生小到刷牙、洗脸、穿衣,大到学习生活技能,都需要老师手把手地教。在这些孩子们的眼里,老师不仅是老师,更像是妈妈。

1998年,丁海燕进入蚌埠特教中心担任听障班班主任。第一次走进教室时,她真切地感到了一个字“难”。她的学生们不仅听不见、说不出,有的还伴有其它障碍。

难,就迎难而上,办法总是会有的。丁海燕拿出海燕般勇往直前的勇气,大步走进了这群特殊孩子的世界。

为了把自己和学生调整到一个“频率”,她与学生同吃同玩,并利用课余时间钻研心理学,编制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图文绘本,努力寻找适合每一个孩子的互动模式。

为帮助听障学生掌握舞蹈动作,她经常忘记手脚磨出水泡的疼痛,一遍遍不厌其烦地示范、纠正。日复一日的用心教育,丁海燕所带的第一届班级就破了学校建校以来的纪录:毕业时,10名学生考上了省级及以上聋人高级中学。

“我也有进入普通学校任教的机会。但是想来想去,孩子们离不开我,我也离不开他们。”丁海燕说。20多年来,看着一届届学生走出校门后自食其力,有的从事广告设计、软件开发等工作,有的建立了工作室从事服务听障人群的公益事业,丁海燕发自内心地高兴。她说:“孩子们一点一滴的进步,对我来说都是莫大的鼓励,也是我坚持下去的动力。”

沈玉先:燃烧自己,带出“梦之队”

■ 记者 陈婉婉

带领团队,抓住关键性药物靶分子,研究透、利用好它们,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贡献,是安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沈玉先教授的梦想。为了这个梦想,她不惜燃烧自己勇往直前,所带团队成功入选我省第十二批“115”产业创新团队。

2004年,沈玉先放弃了国外优厚的待遇和优越的实验条件,怀揣着理想和一腔热血,回到了母校安徽医科大学。

一切从零开始。 沈玉先常常是“5+2”“白加黑”地做实验、写文章、投标书,自掏腰包为实验室的科研交流买单,争取更多时间和经费开展科研、培养学生。丁点儿小的科研小组,一点点成长为现在20多名研究人员,初具规模、人才结构较合理的科研创新团队。越来越多的优秀青年教师加入,团队也逐渐整合力量,集中开展“内质网应激与药物作用靶点”的科研攻关。

“中脑星形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MANF),在脑缺血、阿尔茨海默病、炎症性疾病、肿瘤等疾病的治疗中具有很大临床应用价值。凭借敏锐的科研触觉,沈玉先团队在国内最早展开了对MANF的研究。

在追梦上,沈玉先的学生们都说她是在燃烧自己:十几年来,没有休过一个完整的假期,每天工作时长16个小时,即便是生病住院,工作也不停歇。“沈院长总是安慰我们说,团队的科研进度不能耽误,你们实验顺利是给我最好的营养品。”团队成员宋梦梦回忆说。

在沈玉先的带动下,团队拧成了力争上游、蓬勃向上的一股绳,通过十几年来的积累,成为国内对 MANF 研究最多、最系统、最深入的团队。在原创性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沈玉先带领团队进一步进行了MANF的应用研究和产品开发。

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