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语录为网友倾心奉献励志美文,经典语录,美文欣赏,唯美句子。
当前位置: 美文微语录 励志文章 陋室杂记之二十六:谁还在读书

陋室杂记之二十六:谁还在读书

时间:2023-10-14 22:49:43 励志文章

昨晚上,我在收看了江苏卫视的节目《我在岛屿读书.第二季》之后,脑海里突然冒出来一个问题:当今社会,谁还在读书?于是就有了不得不说、不得不写的冲动了。

节目中,余华、苏童、程永新、叶子等人在位于广东珠海的一个岛屿书屋里谈论读书的经历和体会。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们谈到了枕边书。这深深地触动了我,勾起了我的回忆。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荒唐岁月里,我读的枕边书就是当时的“禁书”,古今中外的小说、诗歌都有。白天不敢读,晚上熬夜看,一盏煤油灯熬坏了眼睛。当时,我才十三、十四岁。所以,我记忆深刻。

当今社会,人们可以光明正大地读书了。但实际情况是,读书的人越来越少。由于互联网的出现,手机的普及,谁还愿意读纸质书呢?那么,还有人读书吗?当然是有。我想,大概有以下几类人还在读书:

一是各类学校的学生。这是个庞大的群体,数以亿计。中小学校的学生,读书主要是为了应试,以求考上重点中学、重点大学,目的很明确。至于课外阅读,那就很难保证了。大学生读书是为了就业和考研,功利性也很强。研究生如硕士、博士读书,专业性很强。不深入研究,毕业论文就通不过。由此可见,学生读书是迫不得已,是非常辛苦的。这也是我们的传统文化 ,从古至今,概莫能外。“头悬梁,锥刺股”、“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描述的就是古代读书人的情景。

二是各类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这类人员中包括高等院校的教师,他们为了教书、尤其是评职称,不得不读书研究,多写多发论文,还要申报科研项目。因为,现在高校聘用教师实行“非升即走”制度,青年教师压力山大 ,不得不拼命读书、发论文和搞科研。我以为,这是短视行为,不利于高等教育的良性发展,更不利于青年教师的健康成长。谁都知道,拔苗助长是十分有害的,搞科研、做学问是需要静下心来,是需要时间来沉淀和积累的。我一直看不起那些热衷于上电视的“明星教授”和“网红教授”,不安下心来搞科研、做学问,却成天哗众取宠、贪图虚荣,一头扎进钱眼里。这些人 ,很难成为真正的大师。

三是各类机关企业的管理人员。这类人读书是为了便于工作,其实也是为了升职和拓展生存空间。他们成天忙忙碌碌,根本没有空闲时间读点自己喜欢的书。

四是少数退休人员。我国退休人员已达二、三亿之多,但我估计能静下心来读书的人恐怕不到一亿人。因为,各类企业退休的多 ,机关单位退休的相应少一些。且不说文化程度的高低与生活水平的差异,就是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也各不相同。若是体弱多病、视力下降,在这种情况下也无法正常读书。况且,读书也需要一定的物资条件,比如:需要花钱购书、需要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还需要有几个可以交流读书体会的朋友,等等。当今社会,人们普遍追名逐利、浮躁不安 ,要做到静下心来读书 ,这确实是一件不容易做到的事情。

从上面的简述看来,现在读书的人还不少,但实际情况是:上网阅读的人越来越多,读纸质书的人越来越少。车站、码头、机场,到处都是低头族,人们在候车、候船、候机的时候也不忘看手机。网上阅读已成为我们中国人主要的阅读方式,坚持阅读纸质书的人一年少于一年 。可谓是:情况严重,令人担忧。

不要说别人,就以我为例 :几十年来,读书也是时断时续。在“文革”特殊时期,我还能偷偷摸摸地坚持在夜晚读书。在读师范和后来当初中教师时,我也能坚持读书,是为了充实自己和教好学生,因为我不能误人子弟。倒是在党政机关工作的三十年间,我反而没有多少时间来读书。看来名利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极大的,它可以使你身不由己。有人说:“人生得意不读书” ,我觉得有一定的道理。

几十年来,我读的书主要还是文史类的偏多,小说诗歌散文的偏多,古今中外大作家大诗人的作品偏多。就是“文革”特殊时期,我光明正大地读当时的“小红书”,即收录了毛主席语录、毛主席的五篇著作、毛主席诗词的“红宝书”。现在看来,这也是在阅读经典。同时,我还在晚上偷看古今中外的名著这些“禁书”。线装本竖排版的《红楼梦》就是在那个时候阅读的。我历来都喜欢读古今中外的经典书籍,对我国近现代文学关注很少。说实话,像莫言、余华、苏童、阿来、贾平凹等大作家的小说,我没有认真的读过。看了张艺谋执导的电影《红高粱》,我才知道这是根据莫言的中篇小说改编的。余华的小说《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等很有名气,我没有读过原著。苏童的小说《妻妾成群》也是通过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才了解的。阿来的小说《尘埃落定》,我是看了陈巧茹主演的川剧视频《尘埃落定》才认识了我们四川的大作家写的作品。至于贾平凹的成名作《废都》,那是我买了一本盗版书来读完的。实在是惭愧的很,这么多的大作家的作品,我都没有认真的阅读过。看来,今后我要多关注现代文学和现代知名作家,多读他们的小说诗歌散文,从而进一步扩展我的阅读面。

我不知道,网上阅读何时取代纸质书阅读?也不知道,网上阅读取代纸质书阅读,是社会进步还是社会倒退?我不能改变社会,更不能改变别人,但我可以坚持自己,坚持阅读纸质书。同时,我也不会排斥网上阅读,会继续在微博和头条上发表诗歌和随笔 ,让自己的生活充满阳光,充满乐趣。

2023,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