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语录为网友倾心奉献励志美文,经典语录,美文欣赏,唯美句子。
当前位置: 美文微语录 唯美句子 佛是师,师亦是佛,育人即是渡人

佛是师,师亦是佛,育人即是渡人

时间:2023-07-27 10:25:58 唯美句子
佛是师,师亦是佛,育人即是渡人(图1)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早在2000多年前,战国时期思想家荀子就道出了教师的重要价值。

尊师重道,也是佛教一直秉承的传统理念。《地藏本愿经》中提到孝亲尊师,拜佛尊师,既可以除掉自身贡高我慢的习气,又可以增加我们的虔敬心。

“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缘心迷,不能自悟;须假大善知识,示导见性。”

佛教,不只是要你信仰,而更要你修学,所以信佛也称为“学佛”。

“随缘说法,应机施教”。完整的教育体系,丰富的教育思想,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形成了佛教的“三学”:“戒学”、“定学”、“慧学”,这与教育上所说的“三育”:德育、体育、智育,大意相通。

佛是师,师亦是佛,育人即是渡人(图2)

(一)

真正的善知识,一定只在乎你是否在趋向解脱,而不是其它。佛陀就是一位无上的善知识,在他所说的法中就有一部《善生经》,专门开示了弟子应如何尊敬师长,师长应如何教导弟子。

学生恭敬供养于师,师者也当善念弟子。佛说:“师亦以五事善念弟子。云何为五?一者教技术,二者速教,三者尽教所知,四者安处善方,五者付嘱善知识,师以此五事善念弟子。”

这“五事”翻译成白话文,就是——

教给弟子真正的技术和知识;

不拖延时间,能一年教完的不要拖两年,让弟子尽快掌握;

将自己掌握的技术知识毫无保留地教给弟子;

善巧护念弟子,远离危险恶趣;

给弟子介绍、推荐其他善知识,继续深造。

这与“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不就是一个意思吗?

教师节只是一个形式,它提醒我们要发扬尊师重教的风气——不仅在这一天,而且要在平日里,在生活中、学习中营造尊师重道的氛围与环境,人人懂得常怀感恩之心去为人处世,也才更符合佛教所讲的知恩报恩。

佛是师,师亦是佛,育人即是渡人(图3)

(二)

当老师,做教育,是一辈子的修行。

修的是自己,渡的是普天下。若心中没有佛——对学生的爱,何谈修行二字呢?

教育之旅,是需要用爱、责任和智慧来践行。

身为人师,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家庭,各种各样的孩子。不是每一颗种子都会发芽,不是每一滴水都能入海,不是每个理想都能实现。

每一个你喜欢的学生,每一个你讨厌的学生,每一个喜欢你的学生,每一个讨厌你的学生;无论是孺子可教,亦或是朽木不可雕,无论是爱屋及乌,亦或是恨铁不成钢,他们都是你教书生涯中的一段经历,他们都在“帮助”你不断成长,不断完善自己。

教育之修行在于包容。包容他人,是一种智慧;包容学生,就是温暖自己。

“学生虐我千百遍,我待学生如初恋。”你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用包容的心态对学生,同时也在不断提升和完善自我。只有真正领略到了欣赏的滋味,真正地拥有包容的心胸,那份坦然,那份自然,才是真正地踏上了修行之路!

佛是师,师亦是佛,育人即是渡人(图4)

(三)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一个真正的教师,一定是读书爱好者;一个优秀的教师,更是一个对书有着独特情感的读书人。

一个人会读书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一群教师会读书就可以改变一所学校的命运,千千万万个会读书的老师就会改变无数个孩子的命运,进而改变国家、民族的命运。

一个人遇到爱读书、会读书的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

好老师不仅在于学识之渊博,还在于情怀之远大,总让我们不经意间,看见平凡的路上也会途径曼妙的风景。

夜色阑珊,星光闪闪。在我们自身的成长过程中,一个好老师一定激发、点亮过我们,从此让我们爱上一门学科、欣赏一种品性。

有这样一位老师,不只把教师视作一份工作,而是做成了一份热爱的事业。因为热爱,她的喜怒哀乐才会由班上的孩子们牵动,新年来临时,给每个孩子写贺卡、画贺卡,“520”在黑板上向孩子们表白“时光往复,愿你如初;砥砺前行,梦圆六月”;高考前,给每个孩子精心绘制小贺卡,送小礼物。

而爱和善意的传达一定是相互的,学生在她的生日,也在黑板上写下祝福,向她送上感谢。

佛是师,师亦是佛,育人即是渡人(图5)

(四)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

教人育人,责任重大,工业可以批量化生产,而农业则需要我们遵循时节规律去悉心栽培。

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性格、家境,教师需要进行多种身份的变换:有时要像父母、有时又像兄长姐妹、有时是朋友、有时是解惑答疑学有专长的善知识、有时又是能看清前途和人生大趋势的智者、有时还得是危机处理者、甚至还要充当家庭调解员……

一个好老师,要有佛的慈悲心,又要有佛的智慧:哪些话可以对同事说但不可对学生说,哪些话可私下对学生说而不可公开说,哪些话可私下对家长说而不可公开说,哪些话可以口头表述但不适合落笔成文?

这一切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一言以蔽之:即要学会换位思考。

如果你是学生你能接受老师这样的批评吗?甚至你能接受这样的表扬吗?如果你是家长能接受在班级群里孩子被点名批评吗……

出发点是善意的,用对方法才能指向良好的结果。

佛是师,师亦是佛,育人即是渡人(图6)

(五)

佛家云:“能觉他者,如来应世。”佛是智者,觉者。佛祖因普度众生而得“佛”的尊称。

老师也一样,老师的成功在哪里?学生们优异的成绩和健康的灵魂。老师在奉献自己,教导学生的同时,来成就“老师”的美称。

“如来拈花,迦叶会意”。佛祖在给弟子传道的时候,采取了不同的传道方法,流下了诸多美谈。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面对参差不齐的学生,讲授各种教学内容,同样采用不同的传道方法:有时金刚怒目,有时菩萨低眉。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渡”。

佛家讲缘分,不是每个人都有佛缘。同样也不是每个人都有师缘。有人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实际上,这话应改成:没有不肯教的老师,只有不愿刻苦学习的学生。

很多人在踏入社会后,常常懊悔自己当初没有刻苦学习。但却很少人会在和老师相遇时说:“老师,只怪我当初没听您的话,没有好好学,您是一个好老师。”

山下禅庵老师在,他年应记老师心。

佛是师,师亦是佛,育人即是渡人(图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