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语录为网友倾心奉献励志美文,经典语录,美文欣赏,唯美句子。
当前位置: 美文微语录 励志名言 大家风范 传奇人生

大家风范 传奇人生

时间:2023-07-29 12:45:49 励志名言
大家风范 传奇人生(图1)

冯其庸

大家风范 传奇人生(图2)

许渊冲

大家风范 传奇人生(图3)大家风范 传奇人生(图4)大家风范 传奇人生(图5)

传记类图书一直都是畅销书榜上的常客。近期出版的有关文化大家的自述或者散文,如《风雨平生:冯其庸口述自传》《梦与真:许渊冲自述》《我的老师顾随先生》等,让我们更好地走近他们的日常生活与精神世界,阅尽大家风范与时代沧桑。

古典文化守望者

今年是电视剧1987版《红楼梦》开播30周年,近日一系列相关纪念活动相继展开。而就在今年,著名红学大家冯其庸离世,《风雨平生:冯其庸口述自传》作为冯其庸先生生前最后一部著作,以口述自传的形式叙述了他90多年来所经历的风风雨雨和他所开辟的学术道路。他在书中后记中介绍:“这部口述自传,主要是叙述我个人的经历,没有涉及学术界、文化界、艺术界的许多朋友,更没有涉及海外的友人,真正只是叙述我个人几十年来坎坷的经历。”与之相关的,新近出版的《人生散叶》是记录冯其庸人生及读书著书生涯的散文集,分“人生如梦”“西域纪行”“屐痕处处”“剪烛情深”几个部分,叙述了他人生中走过的那些路、遇到的那些人。

顾随一生做了大量的古典文学特别是古典韵文的研究,著作颇丰。18岁那年,叶嘉莹开始从顾随先生受业。于是,传承诗词中感发的生命成为叶嘉莹一生的志意。

“我虽然早在家庭长辈的熏陶下学会了作诗、填词、谱曲,可是是顾先生打开了我的眼界,使我在读古人作品的时候,开始有了一个比较高的眼界,能够分辨什么是好诗、什么是坏诗。”在纪念顾随老先生诞辰120周年献礼之作《我的老师顾随先生》中,古典诗词大家叶嘉莹深情回忆了老师顾随给予自己的治学影响,她这样说:“我觉得自己本来像一只苍蝇关在屋子里边,东撞一头,西撞一头,等到忽然间有一天开了一扇天窗,我一下飞出去了,看到天光云影的高远美丽,那是顾先生为我打开的这一扇窗。”

而就连我们所熟知的叶嘉莹先生的笔名“迦陵”,也是因为先生在讲课时往往引用佛书,而《楞严》中曾记载云佛国有鸟名“迦陵”者,与她的名字“嘉莹”二字的音声颇为相近,于是就选用“迦陵”作为笔名了。

“心头一焰凭谁识,的历长明永夜时”,叶嘉莹在书中说:“我还预备尽我的力量,把我老师所传递给我的那一点火焰,传递下去。我虽然老了,但我内心的那盏灯还是和当年老师把我点燃的时候一样,皎洁的历,永夜长明的。”可见老师顾随对她的影响之深。

学术名家的生命色彩

今年2月,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做客《朗读者》,他和董卿的对谈感动了无数观众,也为他又圈粉无数。“一样是月明,一样是隔山灯火,满天的星,只使人不见,梦似的挂起……”在《朗读者》第一季中,96岁的老人在吟诵其翻译的第一首诗——当年林徽因悼念徐志摩的《别丢掉》时,情绪激动,眼里噙满热泪。现场很多观众也被他感染而跟着落泪。董卿在节目中感慨地说,不只是充沛的精力,老先生在这个年龄还有这么充沛的情感,真的是很难得。而说到翻译,他总是乐在其中。

访谈现场,许渊冲所回忆的这段大学情缘,在近期出版的《梦与真:许渊冲自述》中有不小篇幅的描述。“如果能把一个国家创造的美,转化为全世界的美,那不是最高级的善、最高级的乐趣吗?翻译文学正是全世界创造美的艺术。”《梦与真:许渊冲自述》中的这句话,可谓是许渊冲寻梦一生的真实记录。《梦与真:许渊冲自述》一书营销编辑牛文丽介绍,可贵的是,许渊冲老先生从94岁动笔,以每天1000多字的速度,历时一年,完成了这部作品,用饱满的笔墨翔实全面地讲述自己的成长履迹与心路历程,其目的是让更多的读者从中认识到怎样把一个国家创造的美转化为全世界的美。

“思想者自述文丛”一共8本,除了许渊冲,出版方近日还推出了《在非有非无之间:汤一介自述》。他在家学渊源的基础上精进研究,闯入幽微玄思的中国哲学秘境,与古代先贤们跨越时空而遥相呼应、心意相通。《在非有非无之间:汤一介自述》完整地展现了汤一介先生的人生经历和学术历程。

在牛文丽看来,在一般人的理解中,大家都是功成名就之人,许多读者往往只能读到他们的著作,却很难了解其成就和荣誉背后的故事。“思想者自述文丛”运用第一人称自述这种活泼、直截了当的形式,不仅向读者展示了他们坎坷曲折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生,而且通过家学渊源、师承关系、爱情与婚姻等鲜为人知的方面,向读者揭示他们走向文化大家的生命历程,多向度地折射出这些名家的生命色彩。

漫步艺术人生路

今年恰逢画家齐白石谢世60周年,一批关于大师的图书于近期出版。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新世界出版社推出《匠人匠心:齐白石自述》,新星出版社推出《大匠之门:齐白石回忆录》,不约而同地用到“匠人”“大匠”的词,出版方并非迎合热词,而是背后自有深意:齐白石先生有一方印叫“大匠之门”。这是老先生为了不忘自己木工出身的经历而刻制的。当时,白石老人在京城刚刚落脚,以鬻印为生,人家看不起他的木工出身,说他刻的印不行,只不过是个匠人,但白石老人却引以为自豪。

专门为《大匠之门:齐白石回忆录》撰写导读的美术史论专家刘传铭介绍,有关白石老人的传记有不少读本,其弟子王森然20世纪30年代时写过一本,吴祖光50年代时写过一册很薄的《画家齐白石》;老人逝世后,有胡文晓的《白石老人传略》等。在《大匠之门:齐白石回忆录》编辑过程中,编者曾想将这三册均附录在后,但将各书细读对比后,深觉胡适等编撰的《齐白石年谱》属上乘之作,也最为适合与白石老人的自述对比阅读。刘传铭认为,《大匠之门:齐白石回忆录》因朴素而亲切,因真实而感人,因睿智而精彩。“我们在这位“湘人本色、皖人底色、中国特色”老人的平淡叙述中步入大匠之门,步入一个天真而高贵的灵魂和那个色彩斑斓的时代。”

如果说,齐白石是从穷孩子逐渐成长为一代艺术大师,那么,对于在昆曲、书法等文化艺术领域的张充和来说,成长的环境则要幸运很多。她出身名门,是苏州园林走出来的大家闺秀,中西文化的碰撞与交融在她身上已经潜移默化。和张爱玲、林徽因等才女一样,张充和一直是传记类图书的热点人物。2015年张充和去世后,有关张充和的图书和纪念文章更是多了起来。“我什么事都经过,我不大在乎,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事。”这句看似轻淡的话语与张充和的名句“十分冷淡存知己,一曲微茫度此生”相呼应。是怎样的人生经历与际遇,历练出她这份淡定与豁达?精书法,工诗词,善昆曲,精通四国语言,中西方文化如何在她这里融会贯通?在新近出版的《一生充和》中皆能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