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语录为网友倾心奉献励志美文,经典语录,美文欣赏,唯美句子。
当前位置: 美文微语录 励志人生 用风表达情感的句子(《风》表达的思想感情)

用风表达情感的句子(《风》表达的思想感情)

时间:2022-10-17 21:28:24 励志人生

在风与形体之间存在的差异,不言而喻。形体受限于骨骼的硬度、肌肉的弹性、血液的牵连,它们浑然一体,塑造也局限着有重量、有质感的理想。而风,一些随意组合的空气微粒,可以穿越细微也可以覆盖辽阔。

不受羁绊的风,以千变万化的形态纵情山野,有时他伸出绵厚的手掌,在沉甸甸的稻禾间掀动起柔细的波纹;有时他用轻佻的手指,勾引一穗结实的高粱,将它一心一意摇醉在田野里;有时他挥动如海如山的掌风,将一整片山野的林木和庄稼都摇醉在蓝天之下,无数的醉汉就在天地间摇摆,壮硕的脊背仰仰伏伏;有时他顽皮地绕着圈子奔跑,将刚从天空落下的雪粒打着旋儿重新送向天空;有时他像个冷酷无情的驭者,鞭策着浩瀚无边的沙原不管不顾地向前狂奔,在狂奔中破碎又聚合;有时他又受到莫名母性的驱使,浪漫地,轻柔地,用一个悠长的呼吸,将绒毛似的蒲公英种子吹送到不同颜色的土壤中。

没有人知道下一刻,风会以怎样的脾性出现,是奔跑,还是漫步,或者孩子气地撒野,蹦蹦跳跳,肆无忌惮。风似乎是一切规则的破坏者,他超然于方正的规则之上,随意幻形,成为他想成为的,并随手赐给每一事物从自己的躯壳中短暂挣脱的机会,让被形体封闭的自我瞬间癫狂。

风是无法框缚的,对风来说,框缚等于死亡。风与自由贴肤而生,有血管在暗中相连,哪怕一个细窄的缝隙,也不能掐断风自由的天性。抽长身体穿过之后,风又恢复了他的浩荡、不羁。

天然的差异造就了风。风行走在冷与暖、正与负、强与弱的界面上。风不顾一切地贴近生命,大地上的、天空中的、静止的、奔跑的、复杂的、简洁的、轻飘的、滞重的、柔软的、坚硬的,风都要一一去细细体察一番,缠绕一番,用自己的生命原力,将差异弥合,让一切尽情任性蓬勃生动地舞动起来。看似柔曼的风,却拥有着强劲有力的表达。

没有人知道,风是否受过伤,风会不会在改变着外物的同时,将自己弄得伤痕累累。即使有过伤口——那一定很多,风是个太过放浪任性的游子,四处奔走的生命总是比安稳自闭的生命容易受伤,充满激情的生命总是比失血的生命容易被刺痛——即使有过伤口,也会被另一阵风迅速地覆盖吧。看起来,风始终是那么的精力充沛,吹荡着辽阔的空间,也吹彻着无垠的时间

风无法稳定。有时候,恐怕连风也不知道自己下一刻的意图,下一刻的欲念,下一刻的方向,他只是被天性推搡着,在自由、奔放、辽阔的行走间表达着汹涌的情绪、意念和情感。风是一个内心太过饱胀,被表达的冲动强力驱策而不得不四处奔走者。淤积的沉默,会发酵成哑口的痛苦。畅快的表达,是难以言传的幸福。风,迷恋这一种幸福。

然而,让形体去表达风的语言形态,像风一样自由奔放地舞动,不可想象。那需要赋予肢体怎样的魔法,才能接近一阵风的表达?穿着白色图尼克的邓肯,在音乐的伴奏下,在《马赛曲》、在埃塞尔伯特·内文的《奥菲利娅》《水仙女》、在波提切利的《春》……旋律中用生命舞动的邓肯,如风一般,吹动了整面平静的舞台,席卷了无数眼睛与耳朵背后疲乏愚钝僵硬虬结的心灵。

让舞蹈的光芒楔入身体最核心的部位,从内向外,照彻生命——那是邓肯的舞蹈理想。她也许不是神化舞蹈的第一人,却是第一个将之送上舌尖,四处宣扬者。她试图达到身体的极限,让舞蹈拥有风一样表达的自由与内在力度。她关于舞蹈的颠覆性理念,曾经飓风一样,扫荡过欧洲、美国教条化的舞坛,和俄罗斯广袤无垠的冰雪大地。

她也像风一样,迫不及待地爱过一次又一次,每一次迅疾而狂放的爱,都在她的身体与心灵上留下了痛彻肺腑的伤口。最深厉的那一道,长久无法愈合,那是曾欢绕在她膝下的一双儿女留下的。年幼的他们,在车祸中双双沉入了永恒的睡眠,升上了天空。一次又一次的伤痛,让邓肯明白,舞蹈才是自己生命的永恒和归宿。只有让身体与灵魂一起,像风一样纵情地表达,才能让内在的生命之光,照澈充满苦难的人生。

舞台在邓肯的脚下移动,就像大地跟随着风在奔跑。

空气在邓肯的手指间流动,就像树叶被风流畅地捋过。

白色的图尼克抖动如水面上急颤的月光,乌黑的发向上向上,恍如黑暗被风那有力的大手托举。

丰满的身体一次次擦过空旷,留下一道道令人目眩的光芒。生硬的线条慢慢柔软,模糊,化作一团混沌之光。

忧伤的表情和目光却凸显出来,成为变幻中坚定的永恒,无声地铺成迢远的路,将生命引向远方……

生命有限,邓肯曾在大大小小真实的舞台上舞蹈,从年轻走向衰老,从稚涩走向丰盈,从外在走向内在,从局限走向无限。如今,已与风化作了一体的她,继续舞动在《我的爱我的自由》这片由文字堆砌的永恒舞台上,舞动在我的眼前、我的身边、我的心里。

让我真切地看到了那一阵风的深情表达……

纪念与遗忘

蓝,一种深情、忧郁、包容而悠远的色彩。阳光下闪烁碎光的大海、静夜辽阔的星空,自然中最广阔的两种物质,竟然都选择了蓝作为自我生命的基调。梦境,常是蓝色的;悲伤,常是蓝色的;还有内心的怀念,也多是蓝色的。蓝色,天然具有纵深感,近在眼前,也仿佛正向着远方不停地延展。那是一种没有边界的色彩,既可以表达怀念,也可以表达遗忘,更可以表达爱的自由与广袤。

蓝、白、红三种颜色,在波兰导演基斯洛夫斯基那里有其特定的寓意。他的《蓝、白、红三部曲》之《蓝》——代表“自由”。自由该如何界定,它存在于何处?什么样的生存状态、生活方式与人生态度,会带来自由?他在这里也仅仅是给了观众一个属于他自己的信念而已。从这个点出发,每个观众都会找到属于自己的、千差万别的——自由的方向。

蓝,贯穿了影片的情节,也点染着细节。恍如串串珠泪的风铃,那晶莹剔透的蓝;空寂的水池中,那动荡不宁的蓝;多声部乐曲中,那潮起潮落、沉郁宏阔的蓝;那在纪念与遗忘之间弥漫着,将一切覆盖的蓝……

幸与不幸,往往只有瞬间的距离。《蓝》的开头,是驾驶汽车奔驰在郊外公路上的一家三口。笑声还在空气中回荡,转眼,朱丽叶的身边已是空空荡荡,爱女和丈夫在车祸中丧生。痛不欲生的朱丽叶尝试过死,当满满一把药丸含进嘴里,离死只有咫尺时,她却返身拥抱了痛苦的生。那是生命的一种本能。

生活在继续,可记忆无法一刀斩断,背负着痛苦记忆的生命,找不到生之自由。尽管朱丽叶烧毁了丈夫未完成的乐谱,了断好一应后事,只身离开,试图从往日的生活中剥离出来,可与悲伤相连的记忆还是影子一样跟随着她。

早在《东邪西毒》中,王家卫就洞悉了人之情感的薄弱点,他借那个酷爱桃花的女子之口说到:“人最大的烦恼,是记性太好。如果什么都可以忘了,以后的每一天将会是一个新的开始。”那是遗忘带来的幸福。可生活复杂,人的情感比生活更复杂。往往是,你拒绝怀念,却不能不怀念;你渴望遗忘,却无法遗忘。在决心与现实之间,有千沟万壑需要跨越。

朱丽叶日日坐在咖啡馆里,暗蓝色的光影中,听街头吹笛人吹奏乐曲,任时光流逝。她一次次在空旷的池水中奋力划动双臂,蓝色的池水温柔地包容了她所有的悲伤,可在离开池面的一刻,伤痛还是会再次将她击倒。书房里住进了一窝新生的老鼠,在静夜里发出簌簌声响,躲在黑暗中的她忍不住浑身发抖,还是无法狠下心来扼杀那群幼小的生命。

尽管如此,生活无所不包的感染力、人与生俱来的自愈力,在暗中发挥作用。朱丽叶与身边的人渐渐有了交往。她的公寓楼下,住着一位跳脱衣舞的女孩。一天深夜,她突然从舞厅打电话给朱丽叶,让她马上赶去。原来,她在台上表演时,竟然在观众中发现了自己的父亲。一个看起来什么都不在乎的人,突然被意外击溃了。她向朱丽叶讲述着内心的纷乱,讲着讲着,找回了轻松走向遗忘。那同样是生命自救的一种本能。

朱丽叶去福利院看望母亲,衰老已经让母亲看不清站在面前的,是自己的女儿。母亲的眼睛没有离开电视,她只是似听非听着女儿的诉说,旁若无人地喃喃自语道:“人总不能抛弃一切吧……”母亲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在越来越深的遗忘中继续生活。那是渐老的生命活下去必备的本能。

遗忘,存在于无为与有为、消极与积极之间。前者源于生理的不可抗拒因素,后者却是意志的主动选择。

意外地,朱丽叶从电视上得知丈夫生前还有另一个女人,他未完成的乐章便是献给这个女人的。这是难以承受的新的创痛。可朱丽叶天性中的善良与宽厚,让她最终原谅了这个正怀着孩子的女人。女人得到了谅解、遗产和一幢房屋,而朱丽叶获得了——解脱。

她找到了通向遗忘的那扇门。打开那扇门,她发现爱的能力重新回到了身体中、灵魂里。她与丈夫的助手、一直深爱着自己的安东共同完成了丈夫的遗作。在这部名为“欧洲”的蓝色交响乐中,导演基斯洛夫斯基用保罗《科林多前书》中的一段文字,表达了对爱的赞颂:我即使会讲人间各种话,甚至于天使的话,如果没有爱,我的话就像吵闹的锣和响亮的钹一样。我即使有讲道的才能,有各种知识能够洞悉各种奥秘,甚至有坚强的信心能够移山倒海,如果没有爱,就算不了什么。爱是坚韧的、仁慈的;有爱就不嫉妒、不自夸、不骄傲。爱能包容一切,对一切有信心,对一切有盼望,能忍受一切。爱是永恒的。讲道的才能是暂时的;讲灵语的恩赐总有一天会终止;知识也会成为过去;信心、盼望、和爱,这三样是永存的,而其中最重要的是爱……

空灵而沉郁的歌声,像蓝色的气流,激荡着空气和灵魂。自由存在于辽阔的爱中。借助遗忘,朱丽叶完成对亲人的怀念,并最终获得了爱的自由和崭新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