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语录为网友倾心奉献励志美文,经典语录,美文欣赏,唯美句子。
当前位置: 美文微语录 励志人生 人穷志不可短

人穷志不可短

时间:2024-03-28 15:34:26 励志人生

贫穷,当然是不好的。人穷志短,马瘦毛长,穷,让人害怕。这么多年,大家也都穷怕了。

但是,穷,不是罪恶,更不低人一等。傲慢、歧视是精神的残疾,灵魂的缺失才是罪恶。

贫困的原因是多样的,有主观的因素,也有客观条件的制约。贫困,根本上是一种社会经济关系,贫与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就字面而言,贫困由“贫”和“困”两个字构成。“贫”就是“富”的反义,指贫乏的意思,主要是缺乏物质生活资料;“困”是指一种束缚窘迫的生活状况,有物质的因素,更多的是精神,是思想文化的贫乏,精神贫困是根本性的。人们往往只注意物质贫困,而忽视精神贫困,这是一个误区。

人穷志不可短(图1)

自从有了人类社会,就有了贫困。原始社会,尽管实行公有制,但是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物质基础极为贫乏,所有人都自然处在贫困状况。吃饱穿暖,是中国人千百年来梦寐以求的愿望。

生产力有了发展,社会物质财富大大增加,却又出现了剥削制度,使广大劳动人民,长期过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贫苦生活。遇到战争,或者自然灾害,更是生灵涂炭,饿殍遍野。

历史上,贫困的存在,主要基于两个问题:一是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二是剥削制度的压迫。私有制本质上是剥削制度,生产资料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普通劳动者不可能掌握自己的命运。

最近,某平台企业被罚款182亿,为什么?因为垄断。这是不能被允许的。少数人掌握资源,对多数人来说,就失去了自主权。没有生产资料,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只能任人宰割。结果是富的更富,穷的更穷。

人穷志不可短(图2)

从收入和生活状况来看,有富裕层、中等层,也有贫困层。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富裕层和贫困层的人口是少数,这是规律。

一个文明的社会,是要有文化的。现在,原始贫困,已经完全消除了。在这个基础上,应该围绕活得好而努力。除了物质生活条件的进一步改善,精神文化上也要不断丰富和提高。

什么叫有文化?最基本的,就是大家平等相待,允许有差异,但不能有“人格歧视”。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具有优势的个人或者群体,总是难以避免对他人的不平等心态。凭借自己的优势,不把他人的人格、尊严放在眼里。轻视、轻蔑甚至侮辱他人。

客观地说,人与人之间确实是有差别的。有差别的地方,就会有区别对待,就可能把人分成三六九等。问题是,存在的就一定是合理的吗?

人穷志不可短(图3)

谁也不想在一个充满歧视的环境中生活。歧视,或者轻视他人,是一种偏见,是一种基于某种错误观念上的认识态度。用禅宗六祖慧能大师的话说,轻视他人,是无边无量的罪。

无知导致偏见。持有偏见的人,把轻视别人当作一种获取优越感甚至是安全感的游戏,通过对别人的歧视,以显示自己的“高贵”地位,显示自己身份的不同。

卡耐基《人性的弱点》中说:和人打交道时,请牢记这一点,人并非理性生物。他们由情感驱使,被偏见支配,傲慢与虚荣,是他们的动力之源。

偏见不是天生的,是后天形成的。比如说过去,市民长期生活在“福利城堡”中,在社会资源与竞争方面占据的优势,不是通过努力获得的,而是天然形成的,因为他有城市户口。使得某些人形成“一等公民”的身份优越意识。这种心态,实际上也是一种偏见。

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社会的内卷化,现在大家都很焦虑。人们的信念,仍然还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艰苦奋斗不是为了造福社会,也不是实现个人的生命价值,而是要跃升在他人之上。

人穷志不可短(图4)

如果真的存在“人上人”,那肯定就有“人下人”,谁想做“人下人”呢?这不就等于把人分成了不同的利益群体嘛。那些处于不利地位的人,当然会去争取自身利益。团结起来,社会上就会形成大大小小的各种“圈子”。认识上表现出偏见,在行为上就会造成消极效应。这不仅让人们对奋斗的意义产生误解,也容易引起群体性的摩擦与冲突。

有人说,只要我没有道德,道德绑架就奈何不了我,这是多么无耻的告白。如果自私与偏见形成了群体意识,人们在心理上,都对“一等公民”充满羡慕,而更多的是产生剥夺感。心态失衡,就会竭力反抗“二等公民”的地位与处境。这种情绪的蔓延,让每一个人都极度缺乏安全感,进一步有可能会发展成为对抗性的破坏心理。

在我国的主流文化中,无论是民族之间,群体之间,倡导的都是平等,是反对偏见与歧视的。平等意识应该深入到每个人的内心,一个没有歧视的社会,才是有温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