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语录为网友倾心奉献励志美文,经典语录,美文欣赏,唯美句子。
当前位置: 美文微语录 经典美文 “别人都选它,我也要选它”别再被这3种从众心理绑架了

“别人都选它,我也要选它”别再被这3种从众心理绑架了

时间:2023-12-30 15:21:47 经典美文

简单实用心理学,用一种新视角解读你和你的生活

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曾经做过这么一个线条判断。

实验中,他让优秀的大学生和一些当“托”的实验人员组成一组。实验的内容是,选出图片上哪条线和测试线的长度是一样的。如下图所示,图左的一条线是标准线段,右边的三条线是用来比较的线段。

“别人都选它,我也要选它”别再被这3种从众心理绑架了(图1)

要判断这些线段的长短真的这么难吗?这答案不是一眼就可以看出来了吗?我们来看看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是如何用它们一点一点糊弄住聪明的大学生的。

在前几次实验中,大家都作出了一致的判断。接下来的几次实验中,混在大学生身边的“托”开始捣乱了,他们都选择了明显错误的答案。然后实验者开始观察,大学生的选择是独立还是从众。

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在1951年、1956年、1958年多次重复这个线段测试。测试的结果,可谓让人大跌眼镜:这个明显能看出对错的测试中,只有1/4到1/3的人始终保持独立性,选择正确的答案。大约有15%的被试者平均做了总数3/4次的从众行为,选择了“托”们所选的错误答案。所有被试者平均做了总数1/3次的从众行为。

为什么一个高智商的人会抛弃自己的判断, 认同他人看似荒谬的意见呢?

“别人都选它,我也要选它”别再被这3种从众心理绑架了(图2)

什么是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指的是个人受到了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和认识上表现出符合公众舆论或者多数人的行为方式。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随波逐流、随大流。

不同的人从众程度也不一样。那么,哪些人更容易从众呢?

心理学家认为:一般情况下,女性从众行为多于男性;性格内向自卑的人从众,多于外向自信的人;文化程度低的人从众,多与文化程度高的人;年龄小的人从众,多于年龄大的人;社会阅历浅的人从众,多与社会阅历丰富的人。

喜欢随大流的人通常缺乏主见、易受暗示,也更容易不加分析地接受别人意见并付诸实行。在一般情况下,多数人的意见往往是对的,从众所得到的结果一般也不错。但是消极的盲目的从众心理,只会让我们变成一个没有自我的跟随者。有的时候,盲目从众甚至会泯灭我们的良知。

“别人都选它,我也要选它”别再被这3种从众心理绑架了(图3)

我们是如何被从众心理绑架的?

1、来自信息不明的压力

当一个人认为他人的信息比自己的更加准确时,会选择相信他人的答案。经验使人们相信多数人的选择比个人的选择更准确,因此会选择跟从多数人。

假设在一次作业中,你遇到了一道超级大难题。经过一番头脑风暴之后,你得出来的答案是A。甲同学走过来,他告诉你,他得出的答案是B。这时,你还会坚持自己的答案吗?很快,乙同学也过来凑热闹,他也认为答案是B。这时,你还会坚持自己的答案吗?在后两种情况下,大概会有很多人的内心开始动摇了吧?

从众的行为,是我们在感受到群体压力之下的一种反应。当我们发现了自己和大家的不一致时,我们会在生理或心理上产生一种不安的情绪。我们会怀疑,自己是不是错了。特别是有权威在里面的时候,我们就更加容易从众了。这种不安情绪会使我们产生一种“归队”的强烈欲望,当我们选择和大家一致了,这种不安就消失了。

2、合理化

合理化是指团队成员有时候不去考虑实际存在的相反例证,而是说服自己当前决定或当前选择是最好的。它和投资理论中的“羊群效应”是同样的。

“羊群效应”通俗来讲就是:在羊群中,总有那么一些“出类拔萃”的,对肥美的小嫩草天生敏感的“领头羊”,只要它们开始行动,其他羊就会不假思索地群起响应,即便附近可能有狼,或者有更好的草地,它们也会全然不顾。

从众心理让我们放弃了自己的独立思考,成为了无意识的行动者,这其中蕴藏着极大的风险。如果一个群体从众的方向是良善的,那么这个群体就算不会做出有益的事情,他们的行为至少是无害的。而如果一个群体从众的方向是邪恶的,就算群体之中的每一个人都说自己只是“随大流”,但他们之中的每一个都是作恶者。

3、盲目

从众心理会使我们失去独特的个人价值,比如自我、独立意识,甚至做出一些非理性行为。很多事情我们原本没有必要去做,只是觉得大家都在做,自己也不甘落后,便一头扎入其中了。好像不这么做,我们就会吃亏、就会落后了。

比如特殊时期的“抢盐”“抢板蓝根”、超市打折时抢购打折商品。又比如,许多人都追求的个性潮流服装。其实只有少数人是真正在引领潮流的,多数人都只不过是在跟风。所谓的个性装扮,其实是模仿而已。

“别人都选它,我也要选它”别再被这3种从众心理绑架了(图4)

如何避免盲目从众?

1、找支持的证据

当我们听到一种观点和意见,在接受之前应当首先思考这个观点的合理性,寻找能够支持它的证据。就算这个观点来自一个权威人物,我们也不能就百分百无条件地去接受它。

个人或群体在做出几次正确的决策之后,会开始感到自我良好,对于后面做出的决策会有一种“前几次都正确,这次也一定不会错的”的错觉。

有句名言是,“真正的自由,是保持永远的警觉”,这句话用在避免盲目从众上再好不过了。

2、情绪管理

前面我们说到,和群体不一致会给我们带来压力和不安全感。如果我们发现自己的观点和意见与大众不同,而且又认为自己是对的,更加倾向坚持自己的行为。那么我们就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压力,避免被压力压垮。

我们可以梳理自己的观点,为自己的观点寻找支持的证据。告诉自己,“因为这些原因,我的观点是正确的适合我的,我不用非得和大众的观点一致”。

认清自己的观点,明白我们为什么选择这个观点,能让我们更加坚定而不容易动摇或者被说服。

3、发声

在群体中,有时也会有这样的现象:对于群体的意见和决策,有些人会在心里质疑或反对,但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发表出来。而群体中的每一个人都没有发表反对意见的时候,其他人会觉得,大家的意见是一致的。在心理学中,这种现象被称为“一致性错觉”。在这种错觉中,群体很容易失去控制。

所以说,如果你有不同的意见,不妨发表出来。当你说出自己的不同意见之后,或许你会发现,群体中的其他人也有和你同样持反对意见的。

“别人都选它,我也要选它”别再被这3种从众心理绑架了(图5)

如果你发现自己正在盲目从众,也不必自责。人心是一只看不见摸不着,而且又太过复杂的怪兽。有时我们拉紧手中的缰绳,便能控制它向左向右。但偶尔它狂奔起来,也会把我们摔个四脚朝天。

如果意识到自己真的陷入从众的漩涡了,及时抽身并吸取教训,就是最好的结果。